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三十二)

─個人目的自主─

佛陀入滅二千年後,康德(Immanuel Kant)據於機械論宇宙觀、自然神論及批判理性,說道:

「僅於人,亦僅能在於人,以其為道德主體,就目的而言,吾人得認識無條件性的立法實體,據此,其人得單獨作為一終極目的,而整個自然乃有目的性受其支配。」

[Only in man, and only in him as subject of morality, do we meet with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 in respect of purposes, which therefore alone renders him capable of being a final purpose, to which the whole nature is teleologically subordinated. See,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op cit., p.361]

康德受佛陀的啟發?康德認為佛陀是人類終極目的的典範?康德擬建構的「目的世界」,係以佛陀所建立的自律自治且「個人目的自主」的僧團為樣本?

甚至康德個人以成佛為其終極目的?

諸多疑問,衡於「個人目的的自主」原理,誠無可過問。因為,事涉個人隱私。

但是,不可否認,康德深受牛頓「萬有引力」的振撼,所以持機械論論宇宙觀及自然神論,而其批判論(Criticism)延續休謨(David Hume)的懷疑論(Scepticism),直接批判理性(Reason),肯定理性的絶對優越性,進而建立知識原理、道德原理、目的及美學原理,分別由其三大著作,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Critique of Judgment, 闡述之。

簡而言之,理性是智性因果律的原因,而知識、道德、目的及美學,乃其結果。

理性是懷疑論的依據,摒棄理性,不是陷入虛無,就是掉進不可知的深淵,無可救藥。

從已知求未知,開拓不可限量的知識領域。

摩訶拘絺羅是舍利弗的舅父。尋訪天下名師,學成無敵辯術,以雪當年敗於舍利弗母親之恥。找上佛陀,要求放出舍利弗……

佛陀問道:你依什麼申辯?

拘絺羅回答:我不立一法!

佛陀反問:不立一法,不也是一法?

大拘絺羅無言以對,即時出家學佛,爾後,成阿羅漢,並成就四辯才。

休謨、康德與大拘絺羅服膺理性。

佛陀順逆觀於「十二因緣法」,成正等正覺,開發顯示佛法,建立解脫之道,引導眾生完成個人目的自主的人生,達成終極目的。

理性使得康德所認識的道德主體成為無條件性立法實體(The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佛陀早已證驗了。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07.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