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火車勾甘蔗(再續)──啟發理性 知天命 立王道(五)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禮運大同篇)
「堯」帝「唯天為大」,行大道,將其「權位」或「帝位」讓給「既賢且能」的農夫「舜」,貫徹其「天下為公」的信念。開創「禪讓政治」。
孟子認為「堯」天子不能(無其權力)將天下的主權,讓與他人。堯帝得以將其權位或帝位,讓與舜帝,必須完成兩道程序:一者,「天與之,民與之」。二者,「天受之,民受之」。故而,「權位」不得私相授受。且,「權位」的授受,不涉主權。
孟子認為「人人可以作為堯舜」,不論其出身貴賤、夷夏。(見孟子公孫丑下、滕文公上、離婁下)。
孟子的平等觀,已見於「天子」或「帝王」的候選人。至於「選民之資格」,是否普及庶民?衡於堯舜當時的政治社會背景,並無普及庶民的情況,即堯帝的權位,產生自「部落主」的認可,舜的「民與之」與「民受之」,還是由「部落主」行之。惟,部落主代表其部落的民意,勿庸置疑。而「天下為公」,就是以「主權在民」做為理性基礎,謂之「大道之行也」。
堯舜的禪讓政治,未俱備現代普選規模。然而,其制度斐然成形。故而,孔子說道:「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見論語、泰伯)
相較於西元一二一五年,英王(King of England)與封建爵主(Feudal Baron)所訂定的大憲章(Magna Carta, 1215),堯舜乃至舜禹的禪讓政治,當可並列於人類珍貴的憲政資產。
堯帝、孔子與孟子,皆同一理性。堯帝如何自我啟發理性?「唯天為大」就是理性自發的起步?
或許,吾人可從堯帝如何選定農夫「舜」,作為其繼承人,見其端倪!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


Alex Pan TheWalker
2011.1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