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By 'n' by hard times comes a-knocking at the door ! (84)

每個人都是道德主體和權利主體,如是,共構孔子天命說的主體。因此,孔子不列舉不欲何事、何事勿施,當由天命主體,基於忠恕之道,去做判定。
不欲就是不可意,不欲、不可意的事,令人痛苦、恐懼,產生瞋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做不欲、不可意的事,以免他人痛苦、恐懼,去除瞋念。
轉輪聖王的十善,除了正見外,都屬消極不作為,同於孔子,不做不欲、不可意的事。
佛陀說,轉輪聖王行自境界,從父所得,成就十善業。
「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就是轉輪聖王的父母境界。
佛陀又說,轉輪聖王的七寶,並非繼承自父王。因此,從父所得的"父",就不是轉輪聖王的生身父母,而是自稱創造世界、眾生父母的大梵天王。(參考中阿含第七十經 ; 另,父母境界,參考雜阿含617經)
這也是轉輪聖王的正見來自。
孔子的父母境界若何 ?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見論語學而)
孝弟乃行自境界,然而,孔子「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其父亦非生身之父母,而是"天何言哉"的"上天"。
孔子持自然神論,因此,其所認知的"上天",有以下特質 :
一. 造物主( The Creator ) 、上天是善的,不嫉妒,祂希望萬物,同祂一樣善和好。( See, Timaeus, 29 e ; 中庸第22章、第30章)
二. 上天俱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見老子第51章)
因此,「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第一章)揭示個人目的自主。
孫中山繼承了道統,繼承了這些德性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