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續述(七十九)活在回憶(41) ---- 轉識成智 (XIX)

活在回憶(41) ---- 轉識成智 (XIX)
孔子鼓勵弟子,盍各言爾志( 見論語雍也 ),諦聽弟子的抒發志願,其亦各言其志也矣( 見論語先進 ),揭露夫子尊重個人目的自主的教育宗旨。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見論語雍也 )
孔子亦向弟子表明志願,俱體謂之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 詳見禮運大同篇 )
孔子不以其本身為終極目的 ?
大同社會是目的世界,以成就每個人的目的為目標的社會,這是孔子自許的天命 ?
孔子欲達成其志願,成就其天命,參政是手段之一 。乃宣示其政治理念,謂 :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見論語為政 )
此"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尊天法天為前提,與"天何言哉 ?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的智性因果律,相互銜接,上天的善德就是總綰。因此,孔子以仁為道德原理,引申為忠恕之道,詮釋之,謂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見論語顏淵、衛靈公 )
上天的善德---仁,孟子見其智性,稱之王道。
王道無他,捨暴力就說服力( From force to Persuasion ),北風vs.太陽 ?-----天何言哉 ?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
康德的理性凌駕意志,開發個人目的自主之道,亦是王道的濫觴。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