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續述(六十八)活在回憶(30) ---- 轉識成智 (VIII)

活在回憶(30) ---- 轉識成智 (VIII)
如來藏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及與見聞覺知性(楞嚴經卷一),佛心、阿難心與眾生心乃至見聞覺知性,無二無別。轉識成智,明心見性,得以明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故而,佛陀要阿難區別識與心,以免將意所緣的識(法塵)當作心。心、意、識的不同,了然於心。
故問阿難心之所在 ?
於是阿難用心思量,審諦觀察,先後提出數答案,說明心之所在。(古大德稱七處徵心乃至十番顯見)
唯,阿難的思量,不出因緣自然的有為思維,一一為佛陀駁斥而無以成立。(詳見楞嚴經卷一)
殊不知心乃無為,一切思維主體依心而立 。故而,心非有為思量可及,性非因緣非自然。
佛陀乃謂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見楞嚴經卷一)
Timaeus 認為心是創造宇宙的主導力量,於諸物的必然性服膺理性,宇宙創造依始。(Timaeus, op cit., 48 b)
懷德海乃謂 : 「宇宙創造依始,乃說服力之凌駕強制力(from force to persuasion ) 。」 ( See, A. N. Whitehead, Adventures of Ideas, op cit., p. 105 )
心的力量是理性,唯有理性能理解心,心能異於理性乎 ? (Timaeus, op cit., 38 a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