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續)──呷飯攪塩(六)

鄭克塽在1683年7月19日,薙髮易服降清。隨後,施琅薙髮結辮率領大軍,佔領東寧
王國。鄭成功、鄭經、鄭克塽三代,在台灣建立的東寧王國(1661~1683),宣告滅亡。

陳永華所建立的「孔廟」,未受任何破壞。其推廣的儒學,仍是官學。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薙髮結辮」是不是「被髮左衽」?

由「官方」認定。所謂官方,就是滿洲人滅了大明國,所建立的大清帝國──「清國」。

清國就是大明國與東寧王國的殖民主,也是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初(1643~1912),亞洲最大的殖民主(Colonial Power)。

「薙髮結辮」是滿洲人的傳統男性裝扮。

滿洲人是殖民主,就是統治者,也是最權威的官方。「薙髮結辮」,豈是「被髮左衽」,誰反了!

微陳永華先賢,台灣人薙髮結辮矣!

那麼,陳永華先賢所推動的尊王攘夷儒學呢?

朱一貴在一七二一年、林爽文在一七八六年、戴潮春在一八六二年,先後揭起「反清復明」旗幟,號召原漢人民起義(洪門兄弟為主要成員),就有「義民」起而「尊王攘夷」,台灣不得脫離滿洲殖民主。不得恢復其原來的服飾、裝扮。

儒學還是在台灣繼續推廣。台灣人絶對有「王」可尊,有「夷」可攘!尤其,「祿在其中矣!」

小時候經常聽到耆老,對著慶典裝扮,一番訕笑:
「長衫搭馬掛,屎桶弄弄破!」

這些耆老不是科舉中人,也非飽學之士。但是,「菜脯根罔咬鹹」,不離於口!

薙髮結辮──頭剃一半,剩下的頭髮,結成辮子。穿起滿洲人的馬掛,會有什麼觀感?

台灣人對於「被髮左衽」,不是没有反應!

尊王攘夷呢?

勇敢抗拒,「官民合作」炮製的「數典忘祖」!

子曰: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見論語泰伯)。

大明國亡、東寧國亦亡,台灣人只好「乘桴浮於海」,移民外國?或登阿里山、玉山,另闢天下?蓋「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亡了國」,邦不危、邦不亂?!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

Alex Pan TheWalker
2011.10.16


附記:
國民黨現今大力推動「儒學」,似乎國民黨覺察到「尊王攘夷」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因為,中國已崛起!美國正衰退中!「王」與「夷」,已清楚可見!?

那麼「邦有道」與「邦無道」,如,何辨識?

台灣人,別忘了,我們的父老,三餐「菜脯根罔咬鹹」,就是在「邦無道」(亡了國,勉強承認「有管控的邦」存在),期待「王」的出現!

「王」是誰?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現代的人說:人民是主權者,人民才是「王」。

「憨孫啊!自己做主!」


Alex Pan TheWalker
2011.1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