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九十)

─「解放之德」是什麼?─

四大不可思議

佛陀特別提到,很久以前,舍衛國有位年青人,有一天,在蓮花(應是荷花)池畔,盤起雙腿,靜坐思維:世界如何形成和敗壞?誰創造此世界?又,人和萬物是誰創造的?百思不解,張開眼,哦?池水中竟然有四種兵出入!

年青人自以精神錯亂!不相信眼前所見!不相信常識?

佛陀又說,其實,那位年青人没有看錯。當時,阿修羅敗仗,化形極小,鑽入蓮藕孔中,躲過天帝的追兵,又竄出藕孔。
(見增一阿含卷二十一、苦樂品第二十九、第六經)

佛陀又提到,室羅城有位名叫演若達多的年青人(應和前述年青人是同一人),早上醒來,照鏡子,驚見鏡中人面貌如此俊美,想到自己面目可憎,驚慌抱著頭,急奔出門,逢人就叫:我的頭不見了!顯然,失去常識判斷能力!
(見楞嚴經卷四)

佛陀弟子鬘童子,曾就「世有常、世無常,有底、無底,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終、不終」等不可思議問題,質問佛陀。

假定佛陀不給滿意的答案,則另找高明。(見中阿含第220經例品箭喻經)

觀色無常、苦、空、非我,觀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參考雜阿含第1,2經)

怎麼會有世有常、無常的疑問?

難道世間(世界、眾生)不是本來無常?

世間的常、無常,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生、緣起、因緣法。(見雜阿含296、298、299經)

觀色、受、想、行、識五陰的無常、苦、空、非我,不涉世間常、無常的肯定或否定。

觀係以不壞色、受、想、行、識為前提。不貪、不瞋、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故而,不壞世間、不壞父母境界。不會產生演若達多的抱頭狂奔的後遺症。

鬘童子提出世有常、無常、有底、無底的質問,旨在探求宇宙的第一因(First Cause)和究極因(Final Cause)。涉及宇宙本體論(Ontology),即本劫本見,和宇宙目的論(Teleology),即末劫未見。(參考長阿含卷十四、第三分梵動經第二)具體而言,乃肯定或否定大梵天王的地位。

印度傳統信仰認為,大梵天王是眾生父母和世界的創造者。當然,也是人的歸宿。

肯定大梵天王的地位。則,人如何出輪迴,追求目的自主,完成個人終極目的,成佛?亦即,人如何永遠解脫先驗的輪迴束縛?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3.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