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德」是什麼?─
    龍與傳說
    孔子知天命更問道於老子李聃。回家後,閉口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也不張眼。
    顏回坐忘,夫子入滅盡定?夫子得道?孔門三千弟子將一一昇天!
    或許,莊子又擺夫子一道?
    上次,安排夫子與盜跖見面,夫子差點當場嚇破膽,回來也是這副德性。這次,安排夫子與老子的特別見面,不是為了補償上次的虧欠?夫子竟然魂飛九霄?
    某弟子故作鎮定,平聲試探:「夫子得道了?」
    孔子終於睜眼開口:「我看到龍了!」
    (以上參考莊子大宗師、天運)
    老子是龍?誰見過龍?
    傳說中,只有鳳鳥和神龜。夫子出了什麼問題?
    不,夫子真的得道,見人所未見!
    孔子不理會弟子的引導,又說道:「鳳鳥不至,所以,龍出現。」
    夫子恍然大悟?
    鳳鳥又稱金翅鳥,掠龍如老鷹捉蛇。(見長阿含卷十九、龍鳥品第五)
    「海底嘸魚,三界娘仔為王。」
    老子不足與道也!說什麼「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
    孔子没這麼說。但見廣識博的弟子,差點說出口。
    莊子非等閒人物。
    莊子以大鵬鳥形容鳳鳥或金翅鳥,其乃北冥之魚,鯤所化。(見莊子逍遙遊)
    鯤既能化成大鵬鳥,遮天蔽日,焉知其不能化成龍,扭轉乾坤?汝誠非鯤也!
    的確,莊子這次安排,完全出於善意。至少,孔子能恍然大悟,何以「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因為,龍出現,上天何必派出鳳鳥、神龜,再傳天意。
    此龍不比尋常!
    「道可道,非常道」,閉口也能傳道!
    又,「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下之母。」(老子第一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第二十五章)
    柏拉圖的有、無、生成(Being, Non-Being and Becoming),可是其翻版?或各自表述?
    所以,孔子見過老子,即知見「世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此世彼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正見第四項目)
    何止,阿羅漢又稱真人,老子可在真人之上!
    而且,孔子見過老子之後,解脫仁義的束縛,重獲解放之德!
    難道,老子澈見宇宙人生真相?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2.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