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德」是什麼?─
    營造不虞恐懼、匱乏的父母境界
    天上飛的野雁,水中的游魚,都是上天賜給人類的,使人類得以免於匱乏,是上天的解放之德?
    地上爬的野兔、野雞、野鴨,長出的野菜、野果,也在解放的範圍?
    棚架掛著滿滿的瓠仔,在解放之列?
    有一天,孔子帶回一個大瓠仔。
    「媽,我回來了!」
     顏氏不待孔子說明。
    「把瓠仔還給人家,好好跟人家道歉。」
    孔子歸返大瓠仔。
    顏氏坐在織布機前面,手拿著杼子。
    說道:「今天大家不用吃飯。」
    又繼續說道:
    「我們家門前那一排桑樹,小朋友爬上、爬下,把桑葚都採光,枝葉掉落滿地,你不心痛?」
    「不會。」
    「我們家後面的蘋果樹,每年果實纍纍,小朋友不等蘋果長熟,拿起石子,就是丟,滿地都是青澀的蘋果,你不心痛?」
    「有點。」
    「你挽人家的瓠仔,人家會不心痛?」
    「嬸嬸是有點心痛,交待,下去要先告知。」
    「還有下次?」
    「不,絶對没有下次。」
    顏氏正容:固然,待人以寬,律己以嚴。
    「做事,先問問自己,對或錯,就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顏氏恢復和顏悅色。孔子回到桌子,埋首看書。內心一片解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終生奉行不渝。
    「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父母財施、法施、無畏施,建構父母境界,以十善行根除子女十惡行的種子。
    惟十善行以正見為首,顏氏如何引導孔子的正見?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