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七十四)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74)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汝羅云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
汝羅云當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皆當除盡。
汝羅云當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
汝羅云當修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註1)
佛觀察其獨子羅睺羅(羅云)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作如上示教。(註2)
四梵堂、四等心對治瞋恚、害心、嫉心與憍慢。
賢劫第一佛拘留孫如來時,尊者大目揵連是魔王名惡,有妹名黑,其子名波旬,現今魔王。
尊者告魔波旬 : 惡魔教勒梵志、居士罵詈施暴精進比丘,儻能起惡心,令我得其便…….覺礫拘荀大(拘留孫)如來遙見弟子頭傷衣裂鉢破而來,見已,告諸比丘………比丘汝等當以心與慈俱……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令惡魔求便,不能得便。
四梵堂、四無量心使魔王不得其便。
且,惡魔因教勒梵志、居士罵詈施暴精進比丘,致出阿羅漢身血,下無間地獄,其外甥波旬接魔王寶座。(註3)
佛陀告諸比丘 : 心與慈俱……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註4)
四梵堂、四無量心是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8安般品第17第1經。
註2 : 見雜阿含經第200經。
註3 :見中阿含經第131經。
註4 : 見中阿含經第17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七十三)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73)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多聞聖弟子斷五蓋,正念正智,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無量善修,行慈心解脫。
佛如是告諸比丘 : 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若有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
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無量善修,行捨心解脫。
若有捨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註1)
如是,行慈心解脫,行悲心解脫,行喜心解脫,乃至行捨心解脫。
尊者阿那律告仙餘財主 : 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無量心解脫。(註2)
故而,行慈心解脫、行悲心解脫、行喜心解脫、乃至行捨心解脫,皆稱無量心解脫。
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眼見色,於好色而不樂著,於惡色而不憎惡,立心四無量(心與慈俱,悲、喜心與捨俱),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著好法,不惡惡,立身念四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
彼如是滅憎不憎,所受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覺。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覺已,若樂覺者,彼便滅。樂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具足愛盡解脫也。(註3)
如是,梵童子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之四梵堂,來入如來正法慈、悲、喜、護四園,成就如來無量心愛盡解脫,究竟等正覺。
註解
註1 : 見中阿含經第15經、中阿含經第76經。
註2 : 見中阿含經第79經。
註3 : 見中阿含經第201經、增一阿含經卷31力品第38之1第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七十二)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72)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阿難告訴第十居士八城 :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遍滿一方成就遊。彼依此處,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或有是處。(註1)
慈、悲、喜、捨或護四梵堂、四無量乃四念處之法法觀念處。
如何修習四梵堂,漏盡,心解脫、慧解脫 ?
觀慈、悲、喜、捨,觀法如法,觀法如法住,如是修習慈、悲、喜、捨,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漏盡,心解脫慧解脫。
故而,佛陀告訴尊者阿難 : 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註2)
如是比丘,不於五受陰生厭,然住心於四梵堂慈、悲、喜、捨或護,依遠離,遠離梵天法、過梵天法。依無欲,無欲於生梵天、生光音天、生非想非非想天、生第三第四禪淨界、生空入處、生識入處、生無所有入處。依滅,滅一切行,滅盡欲漏、有漏、無明漏,寂靜涅槃。
如是修習慈、悲、喜、捨,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心解脫、慧解脫。(註3)
如來正法一乘道慈、悲、喜、捨四梵堂,成為解脫道之一環。
註解
註1 : 見中阿含經第217經。
註2 : 見雜阿含經第810經。
註3 : 比較中阿含經第183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七十一)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71)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梵童子大梵天王恆住四梵堂------慈、悲、喜、護,如來正法亦有慈、悲、喜、護四園。
佛陀告諸比丘 :
由此慈園生梵天上。從梵天終,當生豪貴之家,饒財多寶,恆有五樂自娛,未曾離目,以是之故,名為慈園。
若能親近悲解脫心,生梵、光音天。若來生人中,生豪族家,無有瞋恚,亦饒財多寶,故名為悲園。
若能親近喜園者,生光音天。若來生人間,生國王家,恆懷歡喜,是故名為喜園。
若有人親近護園者,生無想天(非有想非無想天),壽八萬四千劫。若復來生此人中,當生中國家,亦無瞋恚,恆護一切非法之行,以是之故名為護園。(註1)
如來正法中慈園是梵天法或梵世法,悲、喜、護園是過梵天法。
然而,彼等天上、人間一往來,能否究竟苦邊 ?
佛陀並未記此等人得斯陀含果。
誰能斷言,彼等必在人間,漏盡解脫,究竟苦邊 ?
佛陀亦提醒眾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第三禪、第四禪)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註2)
然而,成就四禪八定,既非漏盡解脫,究竟苦邊,亦非得初、二、三、四(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沙門果。
若然,佛陀將大梵天王之四梵堂,納入如來正法,成為過梵天法,其義意還是有限。
是嗎 ?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5經。
註2 : 見雜阿含經第743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七十)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70)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世間將敗壞,火災起前,梵天與欲界六天、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眾生,皆於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晃昱天)。(註1)
如是,梵天眾亦成為不聞、不見、不知世間成敗之初、始生光音天人,見七日所起火焰,齊梵天直逼光音天,心生怖畏。(註2)
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梵童子當與梵天眾同樣,命終來生人間,修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梵童子別無其他選擇乎 !?
梵天毀於劫火,所謂梵世法或梵天法,修習四梵室或四梵堂生梵天,不就是一場空 ?
當捨四梵室、四梵堂或四無量 ?
唯,現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梵童子恆住四梵堂,還得到佛陀阿那含記,將來命終於彼四禪首陀會天般涅槃,不來生人間。(註3)
當來世間敗壞,火災起前,梵童子不與梵天眾一般,命終來生人間,修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其理何在 ?
原來,佛陀見四梵室或四梵堂或四無量,不僅是梵世法,也是過梵天法或過梵世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註4)
尊者阿難如是說道 :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依此處,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或有是處。
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註5)
梵童子住慈、悲、喜、護(或捨),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因於慈、悲、喜、護之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生此世間。
如是,四梵室、四梵堂、四無量是過梵天法,勿庸捨棄。
註解 :
註1 : 見長阿含經卷21世記經三災品。
註2 : 見中阿含經第8經。
註3 : 見雜阿含經第1193經。
註4 : 見中阿含經第27經。
註5 : 見中阿含經第217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九)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9)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釋迦牟尼佛前世,若善眼大師、若尊師阿蘭那,更修增上慈,命終生晃昱天(光音天),不與諸修四梵室生梵天弟子,於後世共生一處。(註1)
善眼大師在晃昱天親眼目睹七日所起火焰,燒毀梵天(梵迦夷天),如是聞世間成敗,見世間成敗,知世間成敗。(註2)
何謂世間成敗 ?
佛告比丘 : 
世有三災。
云何為三 ? 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
有三災上際。
云何為三 ? 一者光音天(晃昱天)。二者徧淨天。三者果實天。
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晃昱天),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徧淨天,徧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註3)
善眼大師眼見火焰燒毀梵天,其所聞、所見、所知之世間敗壞,係火災,而非水災與風災,所引起。
火災燒毀梵天以下諸世間,即,梵天、欲界六天、阿修羅、人世間、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眾生處所,盡毀於火災。
火災燒毀梵天,可見梵天並非永恆不變之地。
若然,當捨梵世法,不再傳授四梵室。
釋迦牟尼佛仍不捨四梵室,為什麼 ?
註解
註1 : 見中阿含經第8經、第130經、第160經。
註2 : 見中阿含經第8經。
註3 : 見長阿含經卷21世記經三災品。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八)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8)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四等心慈、悲、喜、護,亦稱四梵堂慈、悲、喜、護(註1),亦稱四梵行慈、悲、喜、護。(註2)
四梵堂慈、悲、喜、護,亦名四梵室慈、悲、喜、捨(註3)
,亦名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註4)
修習四等心、四梵堂、四梵室、四梵行或四無量,即修習梵世法,命終可生梵天中。(註5)
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大善見王、大天王,自修四梵室、四梵行,命終生梵天中。(註6)
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若善眼大師、若尊師阿蘭那、若大典尊,皆傳授弟子梵世法,修習四梵室或四無量,命終可生梵天中。
尊師阿蘭那如是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
摩那摩,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註7)
釋迦牟尼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說梵世法,教授生梵天之法,如是,認知梵童子乃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是眾生父母乃至造作萬物 ?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1苦樂品第29第10經。
註2 : 見增一阿含經卷47禮三寶品第50第4經。
註3 : 見中阿含經第8經、第27經、第68經、第130經、第160經。
註4 : 見中阿含經第86經、長阿含經卷5典尊經。
註5 : 見中阿含經第8經、第27經、第130經、第160經、中阿含經第86經、長阿含經卷4遊行經第2之3、長阿含經卷5典尊經、增一阿含經卷47禮三寶品第50第4經。
註6 : 見中阿含經第68經、長阿含經卷4遊行經第2之3、增一阿含經卷47禮三寶品第50第4經。
註7 : 見中阿含經第16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