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第二節 啟蒙運動之七

二、人道主義及世界觀

就西方文化而言,耶穌愛人如己以及寬恕敵人之博愛精神,至能表現人道主義之精神。即使吾人不能否認基督教因耶穌而創立,西方中世紀(西元五世紀至十五世紀)因基督教文明而名。而中世紀,依意大利文藝復興學者之觀點,乃一中介時代(Medium Aevum;An Intervening Time),意謂隔離希臘羅馬文明與當代文明,乃一無知(Ignorance)與迷信(Supersition)之時代(註三七)。換言之。中世紀基督教文明,亦有其非人道之表徵。

然而,就耶穌本人之現身說法,至少含有兩大意義:(ㄧ)重新詮釋上帝,將舊約西伯萊易怒、善妒之戰神(註三八),易為新約上帝,即慈愛、寬容普遍人類之天父(註三九)。(二)建立博愛教義,沖淡舊約選民(elite)觀念。

耶穌之教言,有其根本之神道精神:一則傳遞天國來臨之信息(註四○)。一則傳遞神愛世人之博愛;「令陽光照善人,亦照惡人;降雨予義人,亦及非義人」(註四一)。故耶穌之博愛精神,乃神愛之效法。此博愛精神或人道主義,作為道德基礎,乃屬先驗與絕對。然耶穌所謂天國或神國,並非遠離塵世,乃是接受神旨,愛神及愛人如己之塵世神國(註四二)。因此即使耶穌博愛精神有其神道背景,然其最終目的乃人道,即塵世天國之建立。

註三七:J.R.Major, R.Scranton, G.P.Cuttino, op cit., p.169.
註三八:Herbert J. Muller, Freedom in the Ancient World, op cit., p.135. Exodus 15:1-3, 20:3-6.
註三九:Matthew 5:45, 6:14-15, 6:25-26.
註四○:Matthew 3:2, 4:17, 5:3-11, 7:33, 7:21.
註四一:Matthew 5:45, 5:48.
註四二:Matthew 6:10, Luke 13:18-21, 17:21. Matthew 13:31-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