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很少談功名「利」祿,只談「天命」與「仁道」。故謂:「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子罕)
孟子避談功「利」,只談「仁義」。故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孔子、孟子不把「利」當作談論主題。因此,「權利」(Rights)、權力(Power)乃至其相對的義務(Obligation)、責任(Duty)就不在談論範圍。
孔孟的仁德思想,源自堯舜的「唯天為大」的自然神論,俱理性的一神論(Mono-Theism)特色。
基督教舊約聖經亦顯現唯一神論。而此聖經出自希伯萊人手筆,希伯萊文並無「權
利」一詞。現代猶太人所稱權利(a right; Z’Khut)原意指純潔(purity)、德性(virtue)、無邪(innocence),用於接受恩惠(benefit),不含權利的意涵。(See, 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p.315)孟子所稱「天爵」(孟子‧告子上)亦有此意旨。
孔、孟不談權利,並非特例。
孔子嘆聖王不出。謂:「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孟子論及五百年必有聖人出(參考孟子‧盡心下)猶太教(Judaism)期待救世主(Messiah)。聖王、聖人與救世主,不立於上天或上帝的地位,亦代表上天或上帝的權威。其本身內涵德性與恩典。受者不可能對其作「權力」想,唯作「權力」來源想。
因此,孔子、孟子或猶太人不會研擬一套限制聖人、聖王或救世主權力的辦法。更遑論建立一節制和督促其權力行使的辦法。
烈日當空,即使不請出后羿大神,將太陽一分為二、為三、為四……。但古人會撑起傘、
樹蔭下乘涼。現代人就進屋內,開電風扇、開冷氣。
太陽的德性與功能不下於聖人、聖王、救世主,所以,黃金時代不操之於聖王和救世主,而操之於凡夫俗子。
孔子欲恢復周朝國協式的封建體制,要求統治階級遵守禮制,修養德性,完全正確。因為現代人嚴求公眾人物的品德涵養,幾近吹毛求疵。而且,統治階級的德性,一直是西方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的要素。
孔子、孟子站在被統治者的立場,不主張自己和被統治者的權利?為什麼孔子、孟子不踢出「臨門一腳」,尤其,孔子、孟子正處於「空前絶後」的黃金時代──言論、講學等自由。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01.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