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指出,周文王(西伯姬昌)治理西岐時代,每戶農家領有一百畝私田,耕作五穀。農舍五畝地,周圍種桑,養蠶、養雞、養豬。如此,五十歲長者穿絲綢,天涼不受凍。七十歲老者,有肉吃,長夜不覺飢餓。而八戶農家共同出力,耕作一百畝公田。私田收成歸每戶農家,公田收成歸公家,無論豐收或歉收。這就是助而不稅的九一「井田制」。
因此,天下老者皆率家人到西岐耕作,家家衣食豐足,養老送終無憾。孟子稱此乃王道之始。(孟子梁惠王上)
而且,文王施行「世祿制」,凡到西岐任職的官員,告老退休,除職位不由子孫接替外,其奉祿由子孫世世代代享有,因此,賢能俊傑樂於來到西岐任職,若姜太公即從東海來西岐養老,並以其賢能才智,受文王重用。爾後輔佐武王克紂,封於呂,兒子亦受周公封於齊。(參考孟子盡心上)
故而,孟子談王道,乃以文王治西岐的「仁政」為版本。
耕者的九一井田制與士大夫的世祿制,仍沿用於周朝的封建體制,亦為封建社會的庶民生活基礎,農夫因井田制而有恒產,讀書人因世祿制而有恒產,「有恆產者有恆心」(孟子滕文公上)孝悌行於鄉里,民間安和樂利。
孔子時代,世祿制仍存在,是讀書人的出路所在。故而,孔子鼓勵學生:「學也,祿在其中矣!」(論語、衛靈公)但是,「井田制」已遭破壞,故說:「耕也,餒在其中矣!」(同上)但勉勵學生:「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同上)
此「安貧樂道」精神,孟子亦以「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孟子梁惠王上),延續儒家傳統。
究竟,孔子、孟子皆不忍見封建社會的不平等現象,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尤其,農民瀕臨挨餓受凍!
孔子訴諸「封建制度」的恢復,而揭示「仁德」乃西周封建制度的基礎,孟子訴求「文王仁政」的恢復,王道始有立足點。而兩人的交集就在:恢復助而不稅的九一井田制與個人避開世祿制.
孔、孟的最高指導原則可見於: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中庸第三十一章)
孔子的機械論宇宙觀 ,立基於自然神論,可見一斑。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 01. 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