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父母境界-----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XIX)
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四念處(正念、念根)----- 一乘道
阿難尊者又對跋陀羅尊者說道 :「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為有第一。」(見雜阿含第484經)
緣有第一,於第一正受,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
阿難尊者提醒跋陀羅尊者,當於是時,如實觀察,有第一是心行所緣識,識異生異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如是慧觀,欲漏、有漏、無有漏,次第除盡,心解脫慧解脫,是為有第一。
這是俱解脫阿羅漢於八解脫身具足住,並慧觀諸漏。阿難尊者於佛陀入滅前,未証阿羅漢,所以,照本宣科,以利跋陀羅尊者的俱解脫。
老子於一切無所有入處定,生有第一想,謂有物混成,字之曰道。於第一正受,得非想非非想入處定,於此定中觀"第一" :
道是有無生成 ? 無不生有, 道不自生,真是奧妙。故常無(非想),欲以觀其妙。
但道能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常無(非非想),欲以觀其徼。
道不與一乃至萬物切割,謂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見老子第34章)
老子從常無和常有,如實觀察出道的行自境界,也如實觀察出道的從父所得。
道有其父母境界乎 ?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見老子第40章)
無不生有,道能生,當然是有,且,道不自生,當然有其父母境界。所以,道法自然,以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如是,老子歸納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些玄德,是道的行自境界,從父所得,乃其父母境界的明相。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些玄德,可與大梵天王的四梵堂,等量齊觀,彰顯造物主之明。
無明離欲而生明,佛陀不捨大梵天王的四梵堂,焉能捨道的玄德 ?
尤其,有、無乃心的意識,有、無生成乃心的功能,故謂,萬法由心造。
故常無,故常有,不直指人心,當下心解脫慧解脫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