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六十二) ----上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父母境界-----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VI)
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四念處(正念、念根)----- 一乘道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 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見論語陽貨)
「良賈懂得收藏。」老子這樣告誡 ! 孔子聽不進去,竟然對女性纏足和男性閹割開了第一砲,不怕得罪天子和普天下豪貴巨門 ?
有說,女子與小人指的是妾與僕。是嗎 ?
孔子是妾所生子。他父親除一妻外,另養二妾。
那麼,孔子向自己的父母親開砲 ? 對父母有怨 ?
難怪孔子自承,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見論語子罕)
孔子從小就失去父母境界 ?
那麼,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就得以堯為師,以天為父。因之,確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開創自然神論之父母境界。
這不就是普天下的父母境界 ?
若然,孔子當無怨於父母。
僕人是弱者,亦非出於自願,仁者何忍視之為小人 ?
孔子找弱者開刀,如何稱聖人 ?
孔子罵過樊遲小人,因為樊某明知夫子不事生產,竟然追問如何種五穀、種菜 ?
樊遲風聞某隱者諷夫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見論語子路、微子)
仁者或聖人總該明事理。
孔門弟子怕孔子得罪天子和普天下豪貴巨門,而受連誅 ? 然孔子所謂女子與小人,絕非指妾與僕。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