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 (十一)

---理性的啟發---
支離誰德 ?
莊子的劍法,出神入化,蓋世無雙。但是,僅憑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劍氣縱橫天下而無礙,改變不了其文士本質。((見莊子說劍)因此,「上徵武士或上有大役」,沒他份。惟有支離其形,三石米、十捆柴,或,他有份。
假定,莊子因此支離其形,陶淵明不會「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原本嗜酒,高唱「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應是順其自然之事。或許,這也算是支離其德,但,「桃花源記」不會流傳於世。
支離其形或支離其德,除可得無用之用外,不必退隱山林,而得大隱隱於市的大自在。如是全其個人目的自主,並示範無恆產而有恆心。
莊子之世,堯舜不出,沒有讓王或禪讓之事。因此,莊子不必退隱山林,以明辭讓或拒絕受讓王位之心志,大可大隱隱於市矣!所以,莊子沒有支離其德的必要。
莊子為何要支離其德?為安惠施的心,以免惠施擔心莊子會取而代之或搶他的位子。
惠施有那麼重要嗎?
莊子路過惠施的墓園,特別提到,孔子時代,有位石匠擅於操斧。為展示其精湛功夫,即在其夥伴鼻尖,塗上一層薄如蠅翼的石灰,然後,大斧一揮,石灰削盡而不傷鼻尖分毫。其夥伴始終站立,神色自如。
莊子又說,有人請石匠再次展示斧功,石匠黯然,以前做得到,夥伴已死,沒有搭配對手,現在做不來。
莊子同樣感傷,惠施死後,再也沒有談論對手。(參考莊子徐无鬼)
莊子辯才無礙,話鋒犀利,理事圓融,海削惠施一頓,惠施每意猶未盡而不覺語塞。大辯若訥?(見老子四十五章)莊子得意而忘言,孰高孰下?惠施一死,能不浩歎:「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見莊子外物)
莊子為惠施而支離其德,誰曰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見老子第三十八章)
莊子欲支離其上德或下德?
或莊子欲支離其誰德?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6.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