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德」是什麼?─
無畏施、施無畏(Abhayapradána)
佛陀曾特別到達首陀會天,探視阿那含聖人。這些聖人乃過去九十劫以來,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及佛陀的弟子,皆稱諸佛為「我師」,「我從受化,故來生此」。
佛陀自承:「我所生處,無所不徧,唯除首陀會天。設生彼天,則不還此。」(以上參考長阿含卷一、第一分初大本緣經第一)
儘管佛陀受盡六道輪廻,就是不在首陀會天受生,否則,不得人身,不能成佛。
首陀會天的阿那含聖人,稱「不來」,不來人間受生,必在該天得其究竟。惟「不來」,指不來人間受生,而非不來人間教化。
首陀會天諸天人,有已證阿羅漢果未入滅,稱阿羅漢善到。有正向阿羅漢果證,稱阿羅漢善向。
故而,佛陀說道:「世有阿羅漢(或真人)善到善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正見之一,見中阿含第20、189經,雜阿含第784、785經)
佛陀駐世時,其在家弟子若曠野長者、質多羅長者等,證阿那含果往生首陀會天。(見雜阿含第594、575、1033、1035、1037經)其出家弟子證阿那含果者,甚多,誠難以一一指出。
首陀會的天人,其壽命以「劫」計算。佛陀駐世時,九十劫前的阿那含聖人仍在,可見其壽命的長久。又四禪天屬三災不壞之處,没有成、住、壞、空的現象。故而,佛法有正、像、未乃至滅的現象,應是針對人間而言,佛法豈有滅的情事!
阿那含乃至阿羅漢皆受「自了漢」之譏,故而人間佛法的正、
像末乃至滅,皆無動於衷?
是嗎?佛陀的出家,乃受其示現「沙門」之啟發!
佛陀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之請,為娑婆世界眾生說法(見雜阿含1189、1190經),佛法傳播於天上、人間。佛、法、僧、戒「四不壞淨」成為諸天天道。(見雜阿含第847~850經)
諸天天人天生預知未來的「天眼」,確知唯有證「四不壞淨」,得「須陀洹」果,始能免於下生惡趣。故受持五戒,使自己免於恐懼,他人亦得免於恐懼。(參考增一阿含卷二十三、增上品第三十一、第十經、卷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第六經)
人類没有天眼,不能預知未來。但是,為了自己得免於恐懼,他人亦得因此免於恐懼,持五戒即可步上「免於恐懼」的康莊大道。
惟,持五戒?誰有那麼大的權威,施設五戒!
我只服從自己,我是「道德主體」,我要「自由」!
那麼,就回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命題,此忠恕之道,乃自由的源頭,也是解放之德的來源。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1.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