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零六)

找尋造物主( The Creator )
重返古希臘(29)
柏拉圖的整合
一般人或常人的靈魂,失去前世和彼岸的記憶,不能擁有"心",但是,靈魂仍在。
然而,靈魂何在 ?
被拘禁在身體。
身體(soma)是靈魂的監獄(sema)。(見默西亞˙埃里亞德前揭書,卷2,頁184、頁187)
甚至身體是靈魂的墳墓,死亡才是解脫。(同前,頁198)
這是奧斐斯秘教對於不滅靈魂的看法,柏拉圖接受了。
但是,這完全背離造物主的創造原理----身體是靈魂的乘具( vehicle ) ,永遠受靈魂的支配。( See, Timaeus, 69 c ; 34 c)
柏拉圖對於生命、自由與追求幸福的自主性,竟然,比荷馬(Homer)更悲觀。荷馬雖認為人受限於命運(Moira),但是,活在當下,展現生命的超越與喜悅,天地為之動容。
蘇格拉底強調靈魂的無價,認為靈魂是知識的來源。柏拉圖視靈魂重於生命,認為只有靈魂才屬於理型和永恒世界。(見默西亞˙埃里亞德前揭書,卷2,頁195)
如是柏拉圖認為哲學能喚起靈魂隱藏的記憶,專注於理念哲學----知識等同回憶,恢復前世和彼岸的記憶,恢復失去的"心"-----這不可見靈魂始能正當擁有的心,就是主導宇宙創造的心,也是服膺理性、服膺自己,自我創造的心。
這是心的世界,造物主的無為無不為世界,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神論者,其個人為終極目的之目的自主世界。
這是解脫世界,靈魂解脫身體的束縛。但是,對於柏拉圖而言,解脫世界不是現世的,當然,不在人世間。
這是怎麼一回事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