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悼念228,莫無視海牙第四公約( Hague IV )

大清帝國、美國和日本都是海牙第四公約( Hague IV, Convention Respecting the Laws and Customs of War of L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January 26, 1910 ;1910年元月26日生效 )的簽署國,中華民國繼承大清帝國,是當然的簽署國。
上世紀的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民國、美國和日本分屬同盟國與軸心國兩交戰團體,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戰爭開始到和約簽定(正式結束戰爭),中華民國、美國和日本,皆有遵守海牙第四公約的條約義務(Hague IV, Article 1)。
228事件發生在,同盟國對於日本屬地台灣澎湖的軍事佔領期間,同盟國台灣澎湖的軍事佔領當局,更應遵守海牙第四公約附則、海牙規則( Hague Regulations ) ,其有關"敵對國領土軍事佔領當局"的規範(Hague Regulations , Section III, Military Authority over the territory of the Hostile State : Articles 42-56) 。
228事件中的武裝抗爭,其棄械繳械投降者,應視為戰俘( prisoners of war, Hague Regulations, Article 3) ,而非中華民國的叛亂國民。
很遺憾,日本並未就同盟國台灣澎湖軍事佔領當局,在228事件中,其涉嫌違反戰爭公約及違反人道諸情事,向國際法庭提出控訴。
中美兩國曾與二十六同盟國,共同簽署聯合國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2.01.01 ),誓言以大西洋憲章( The Atlantic Charter, 1941.08.14 ),作為同盟國對軸心國的宣戰宗旨,以及戰後恢復世界秩序的原則。
該憲章聲明 : 領土的變更,不得違反人民的意願(第二項) ; 樂見所有人民恢復其被強制剝奪的主權者權利與自治(第三項) 。
此即尊重"人民自決原則與解放殖民地"。
台灣人在228事件中,具體表達其"恢復被強制剝奪的主權者權利與自治"的人民自決行動,竟然,遭受武力鎮壓及不經審判的公然處決。
誠令人遺憾的。

默禱
諸賢神魂歸上主

Alex Pan TheWalker
台灣2016年2月28日子時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五----[上]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十四)
在宇宙未創造前,上帝、造物主( God ; The Creator )發現整個可見的大氣( the whole visible sphere )不是靜止( not at rest ),然,呈現諸物互相拒斥、衝撞、碰擊的不規則、無秩序運動狀態 。( See, Timaeus, 30 a )
這是宇宙未創造前的混沌狀態( apeiron ) 。
Gaea和Eros出現於混沌( apeiron ),爾後,Gaea生下Uranus。Uranus是第一代神。
Hesiod這麼傳述,Homer也深信不疑。
是嗎 ?
Thales的弟子Anaximander認為,Thales所稱的生命起源"arche",不是水,而是混沌( apeiron ) 。
是嗎 ?
老子會說,整個可見的混沌大氣,是生於無。
是嗎 ?
上帝、造物主( God ; The Creator )呢 ?
上帝、造物主當然是自有,不生於無,也不出自混沌( apeiron ) ,更不是"有物混成的道"(見老子第25章) 。
那麼,上帝、造物主是自有,也是永有。
上帝使混沌大氣諸物的運動,有規則、有秩序。
哦,Parmenides會說,混沌( apeiron )只是幻象,混沌大氣諸物的有規則、有秩序運動,也只是幻象, " the One"根本不動。
是的, " the One"根本不動,上帝、造物主也不動。
上帝也說,無不生有,有則不滅。
但是,上帝、造物主如何創造宇宙萬有 ?
先說,上帝、造物主如何不動,而使混沌大氣諸物的運動,有規則、有秩序 ?
上帝、造物主的心,發現整個可見的大氣不是靜止( not at rest )。上帝、造物主的心,導引混沌大氣中諸物互相拒斥、衝撞、碰擊的不規則、無秩序運動,變成有規則、有秩序的運動。
上帝、造物主如何辦到 ?
上帝、造物主不是不動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四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十三)
與其說心怎麼來的 ?不如說"the invisible soul"怎麼來的 ?
就如同問如來藏"心"怎麼來的 ? 不如問如來藏怎麼來的 ?
如來藏是如來藏"心"之體。Timaeus所說的"the invisible soul",就是心之體。
Parmenides 所說的"The One",又怎麼來的 ?
Thales指出萬有起源的第一原理(Arche ; the first principle) ,其本身亦涵有"無不生有,有則不滅"這定律。
就依據"無不生有,有則不滅"這定律,來推斷"The One"的來源。
"無不生有","The One"是絕對存有,當然是自有。"有則不滅","The One"是是絕對存有,當然是永有。
因此,"The One"就是自有永有。
這怎麼可能 ?
老子不是說 ? 無,名天地之始 ; 有,名天地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見老子第一章、第四十章)
老子不提心或不可見的靈魂("the invisible soul")。有、無,是心或不可見靈魂的認知,"The One",也是心的認知。
所以,自有永有是存在的。
如來藏或如來藏"心"同於"The One",是自有,也是永有。
那麼,不可見的靈魂("the invisible soul")是自有永有嗎 ?
Timaeus所說的不可見靈魂("the invisible soul")是不可毀壞,所以,也是永有。
但是,不可見靈魂("the invisible soul")不是自有,它源自上帝( God ; The Creator )。
那麼,上帝能是萬有的來源,能無中生有,推翻"無不生有,有則不滅"這定律 ?
不,上帝不是無( non-being )。
既然,不可見靈魂和心源自上帝。那麼,聽聽Timaeus怎麼說,上帝如何創造不可見的靈魂和心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聲明啟事

因為,誤入"google help",google +被停權。
慚愧,抱歉。
近期將陸續補貼,google +停權期間未能貼出的文章。

大家吉祥
Alex Pan TheWalker
2016/02/23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三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十二)
The only being which can properly have mind is the invisible soul. ( See, Timaeus, 46 d )
Timaeus認為,"the invisible soul"(不可見、也不會毀壞的靈魂)是種存有(being),不是不存在( not existent)的非存有( non- being) 。雖然,倆者都是肉眼看不到的、不可見。但"the invisible soul"同於Parmenides 的"The One"、絕對存有( Being; The Being ),雖不可見,皆是實際的存有。
"the invisible soul"不同於"The One",有心,能主導宇宙的創造,構思或想像理念(idea )和 形式(forms) ,有生成能力( the power to make becoming ) 。
Timaeus特別指出, "the invisible soul"才能正當擁有的心,是諸神與極少數人(Men; Male)的專屬 ( See, Timaeus, 51 e )。
依照Timaeus的說法 ,一般人就沒有這種心。
但是,人人都有心。Timaeus會認為一般人的心,都是非心 ?
佛陀告訴須菩提 :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佛陀)悉知,何以故?如來(佛陀)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見金剛經第十八分)
佛陀和Timaeus有同一看法 ?
佛陀為什麼認為一般人的心,都是非心 ?
佛陀接著告訴須菩提 :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見前引金剛經第十八分)
原來佛陀對於心的看法,同於Parmenides 對於"The One"的概念。
心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說我有年青的心、壯年的心、衰老的心或說昨天擁有痛苦的心、今天擁有快樂的心、明天將擁有不苦不樂的心。
都是非心。
心永遠不變,年青的心、壯年的心、衰老的心,昨天痛苦的心、今天快樂的心、明天不苦不樂的心,只是幻象( Illusions ) ,如同本體界的 "The One"永遠不變,而現象界的生滅只是虛幻的( Illusory)。
那麼,Timaeus所說的心,是不是永遠不變 ?
或,
"the invisible soul"生心、心生"the invisible soul" ? 雞生蛋、蛋生雞 ?
如來藏"心"( the Mind )性一切眾生心,心終究有來源,Timaeus怎麼說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二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十一)
Timaeus向Socrates指出,心是創造宇宙的主導力量( See, Timaeus, 48 a )。而且四大元素(four elements : earth, water, fire and air)的形式(forms) ,還是理念(idea )的產物,兩者皆是心的構思或想像(image of mind Timaeus, 55 c )。四大元素地、水、火、風(four elements : earth, water, fire and air)稱第一原理(the first principle),先於天堂而創造( Timaeus, 48 b) 。水(氫2氧1; H2O)遇熱可轉化為火、風,遇冷可轉化為地 ( Timaeus, 49 c ) 。
Thales稱水是生命來源,亦是第一原理 (Arche ; the first principle),無論經由任何轉化( transmutation ),本質永遠不變。此原理衍生,無不生有,有則不滅。此即Parmenides所見" the One"的不變原理。
心造一切法。
Thales和Parmenides都不見心 ?
因為,Thales和Parmenides的心無此能耐,所以視而不見 ?
Timaeus承繼Pythagoras的學說,Socrates檢驗此學說的妥當性,而Plato將Timaeus和Socrates的對話 (Dialogue )翔實記錄,雖不代表Plato完全認同,但整個對話中,Socrates不提出異見,Socrates和Plato師徒應樂於傳達Timaeus對於心的解說。
Timaeus特別指出,心是諸神與極少數人(Men; Male)的專屬 ( See, Timaeus, 51 e ) ,又,唯有不可見、不滅靈魂這存有( being ),才可能擁有心 ( See, Timaeus, 46 d )。
所以,Timaeus認為,不是人人都有心和不可見的靈魂。
佛陀說過,如來藏"心"( the Mind )性一切眾生心。一切眾生皆有心,能予置疑 ?
這是怎麼一回事 ?
心和靈魂結為一體,有人有、有人沒有,該探個究竟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一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十)
佛陀收起佛力,阿難等"法眼"頓失,不見法界,更不用說,不見如來藏"心"( the Mind )。
阿難等就此失去如來藏"心"( the Mind )所性的心,同於眾生心,皆為非心 ?
阿難等至少不再把不住的旅客當主人,不再把動搖的浮塵當虛空,把非心當作心。 佛陀舉了兩個例子 :
發狂抱著頭找頭的演若達多,不因發狂而失去頭,和身繫如意珠的到處行乞的窮人,不因不覺知如意珠的存在,而喪失如意珠。(見楞嚴經卷四)
說明如來藏"心"( the Mind )所性的心,永遠不會失去。
所以,佛與眾生皆平等俱足圓滿的般若智、菩提智、涅槃智。
佛陀又說,証圓覺者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見圓覺經"佛陀回答普眼菩薩的提問節段及以下")
佛與眾生不就是平等平等 ?
或許,佛陀可以效法如來藏"心"( the Mind )的性一切心,也性一切眾生心,使得眾生即時即身成佛。
是嗎 ?
「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見金剛經第十七分)
燃燈佛都無法性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心,使得佛陀即時即身成佛,所以,只能用授記的方式,肯定佛陀未來可以如願成佛。
以心不能印心,尤其,唯有如來藏"心"( the Mind )始能性一切心,而如來藏"心"( the Mind )已性一切眾生心,此心永遠不失,此亦是眾生所以能成佛的原因。
柏拉圖找到心,也找到心的來源---造物主( The Creator ) 。
柏拉圖對於心或如來藏"心"( the Mind )的看法如何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十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九)
何以佛與眾生有別 ?
佛陀以佛力,讓阿難等,入無生法忍,暫時開法眼,入法界性,如實知見法界無生滅。而眾生不得無生法忍,不俱法眼,肉眼見諸相生滅,妄以為諸法有生起和消滅。
這是佛與眾生的區別。
Parmenides理性所見的 "The One",是唯一、真實、且沒有生滅的絕對存有( Being; The Being ) ,而吾人肉眼所見的生滅不息的萬物,只是幻相,根本沒有生滅。
"The One"是本體的存有,屬於本體界( Realm of Noumenon) ,亦即屬於法界的存有,所以沒有生滅。
"The One"是如來藏嗎 ?
如來藏"心"( the Mind) 生一切法、性一切心,"The One"生一切法、性一切心嗎 ?
"The One"沒有心 ?
"The One"是不動,而且,不變,不生成, becoming or make becomings。
"The One"不具如來藏"心"( the Mind ) ,也不性的一切心。
那麼,Parmenides理性能見 "The One",不是心的功能嗎 ?
但是,Parmenides持一元論宇宙觀( The Monistic Cosmology ) ,又那來心 ?
沒有心,又那來理性能見 "The One" ?
所以,柏拉圖(Plato)承繼Parmenides 的"The One"、絕對存有( Being; The Being ) ,找到自己的心,也找到造物主( The Creator ) 。
但是,柏拉圖不分辨心、佛、眾生,更何況佛與眾生的區別。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九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八)
"心"之性(The Nature of the Mind)-----如來藏一心三觀{The three viewings or insights( Vipasyana; Vidarsana ) of the Mind of the Tathagatagarbha}
3.超越空有觀The transcendental viewing。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見金剛經) ; 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七覺分或七菩提支,見雜阿含727經),超越法非法、世出世間,無上止息(見雜阿含473經、474經)於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不虞恐懼、不虞匱乏的父母境界,涅槃智圓滿(The utmost wisdom of Nirvana) :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見楞嚴經卷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諸法空相........。是故空中無色,無.......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如是,般若智圓滿,則圓滿涅槃智,則圓滿菩提智。
佛陀順逆觀十二因緣法,行於八正道見苦集滅道四諦, 成正等正覺,圓滿菩提智,圓滿般若智乃至涅槃智,明心見性,開示"心"之性(The Nature of the Mind)----如來藏一心三觀的般若智圓滿、菩提智圓滿、涅槃智圓滿。
佛陀並開示如來藏"心"( the Mind )性一切心的功能,則"心(" the Mind ) 、佛、眾生心,無二無別,則佛陀與眾生心,本來般若智圓滿、菩提智圓滿、涅槃智圓滿。
何以佛與眾生有別 ?
而眾生心皆為非心 ?
更何以佛陀須父母境界(見雜阿含617經) ,以專精悟証"心"( the Mind )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八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七)
"心"之性(The Nature of the Mind)-----如來藏一心三觀{The three viewings or insights( Vipasyana; Vidarsana ) of the Mind of the Tathagatagarbha}
2.有觀The affirmative viewing,
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見雜阿含第285經)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見雜阿含第287經)
此有故彼有。(雜阿含第296經因緣法緣生法)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見雜阿含第297經大空法經,雜阿含第298經緣起法法說義說,雜阿含第299至302經,雜阿含第335經第一義空經)
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見雜阿含第293經空相應隨順法)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即世出世間,見雜阿含第53經)
There is cause and effect to be or not to be suffering。
如是觀"有" :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提)。
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如來藏元明心妙,觀世間(輪迴)出世間(出輪迴),菩提智圓滿(The utmost wisdom of Bodhi )。
Good Lunar New Year to All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七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六)
"心"之性(The Nature of the Mind)-----如來藏一心三觀{The three viewings or insights( Vipasyana; Vidarsana ) of the Mind of the Tathagatagarbha}
1.空觀(The nagative viewing), 無心無物(never mind, no matter)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提)。
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見楞嚴經卷四)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見金剛經第五分)
如來藏本妙圓心,觀法界性無生滅,無心佛眾生,無世出世間,般若智圓滿(The utmost wisdom of Prajna )。
Good Lunar New Year to All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六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五)
無生法,知見法界性無生滅,忍,即不動不退轉,無生法忍,屬般若智,開法眼,証菩薩第八地不動地。初果見諦,得法眼淨,種下慧根,常養慧力,增長如來慧,慧眼未開。阿羅漢慧解脫,能自知自証不受後有,成就"慧眼",法眼未開。三明解脫與俱解脫阿羅漢,心解脫、慧解脫,能自知自証不受後有,成就"慧眼",並開法眼,入菩薩第八地不動地乃至第九地善慧地,當然証無生法忍。証無生法忍知見法界性無生滅,成就"法眼",可見法界、也見"心"。
佛陀為讓阿難等初果弟子見"心",而知見法界的無生滅,故以佛力暫時令入無生法忍,"開"法眼,佛力一收法眼即"閉"。
佛陀如是開示"心"之性( Nature) 。
佛陀說道 :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合"( conform ),同一 ( to be identified ; identification ; rationalization ),即"合"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與"心"或"如來藏心"同一性,阿難等初果弟子得以佛力加持的法眼,見"心"之性( Nature) 。
"心"之性,即如來藏一心三觀,若何 ?
天祐台灣
Wish
Good Lunar New Year to All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五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四)
佛陀逼問了阿難十次"心的所在",阿難仍答不出來。
說到 : 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爾時世尊(佛陀)「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 :
如來(佛陀)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萬法唯心,三界唯識),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性。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
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無"自體"?
(見楞嚴經卷一)
「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以下簡稱"心"或"如來藏心"),此"心"( the Mind)同於Parmenides的「唯一」( the One ),是存有(Being) ,有其實體,並非不存在的非存有( Non-Being ),不是無,更不是虛空。
"心",有體( Substance; Reality) ,有性( Nature) ,有功用( Function )。
如來藏是"心"之體"。如來藏有真如妙覺明等三性(一心三觀 ;Three attitudes of the Mind ) ,即此"心"之性( Nature) 。此"心"能 性( rationalization ; identification )一切心,是其功用( function )。
Parmenides認為,唯有理性可以認知「唯一」( the One )或絕對存有(Absolute Being ) 。佛陀認為入"無生法忍",開法眼可見"心"( the Mind)。
什麼是"無生法忍" ?
願為
英勇搶救台南地震災難之全體人員
加油聚氣
並致
最高敬意

天祐台灣
Wish
Good Lunar New Year to All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四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三)
「真相看來確實如此,雖然Parmenides確認理性與感官知覺的不同,他如此確認,並非為了建立一套唯心體系,而是為了建立一套一元唯物體系,該體系視變化和運動為虛幻,而予以排除。唯有理性能認知實體,但是理性所認知的實體卻是物質。此論述非唯心論而是唯物論。」
{The truth really seems to be that though Parmenides does asser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ason and Sense, he asserts it not to establish an Idealist system, but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Monistic Materialism, in which change and movement are dismissed as illusory. Only Reason can apprehend Reality, but Reality which Reason apprehends is material. This is not Idealism but materialism. See, Frederick Copleston, S. J.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Vol. 1 : Greece and Rome, p. 66 ) ,
Copleston認為Parmenides的「唯一」( The One )是物質的(material),並進而指出 :
「Parmenides的宇宙本質學說,其重要的認定,就是"它現在","它"即是實體、絕對存有,無論性質若何,現在、存在,而且不可能不如是,它存在,且不可能它非存在。」
(The doctrine of Parmenides on nature of the world. His great assertion is that "It is. ""It, " i.e. Reality, Being, of whatever nature it may be, is, exists, and cannot not be. It is,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it not to be. Ibid.)
「Parmenides視絕對存有為物質的,此可由其認定絕對存有、"唯一"是有限的,得以明確指出。」
(That Parmenides regarded Being as material, seems to be clearly indicated by his assertion that Being, the One, is finite. Ibid. p.67 )
因此,Parmenides的「唯一」是絕對存有,是存在的、有限的,有其實體,是物質的,但是,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出、摸不著,不是感官知覺所能認知。
那麼,"心"也不是感官知覺所認知。
"心"同於「唯一」,也有其實體,而且,不是不存在( It is not no existing.)。
心不但存在而且有其實體,何以見得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三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二)
"唯一"(the One)是心嗎 ?
誠然是個大問題。
如何找到心 ?
楞嚴經才開卷,佛陀即緊接不放,問(十次)阿難"心"的所在 ? 仍得不到正確答案。
最終,憍陳那以"客塵"作比喻,謂 : 不住名客,住名主人,.....澄寂名空,動搖者名塵。
心何嘗不住、動搖 ?(見楞嚴經卷一)
Parmenides的「唯一」( The One )是不動( no motion)亦不休止( not at rest )( See, Parmenides, 156 c ff) 。
旅店的主人迎客送客,何嘗休止( at rest ) ? 又虛空對於浮塵,不拒不迎,何嘗休止( at rest ) ?
「唯一」( The One ) ,可以當作心來解說 ?
嚴格而講,"心"不在時間系列,勉強說現在。
因為心沒有時間性,所以,佛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見金剛經)
時間的過、現、未,乃至空間的大、小,數量的有無、多寡、有限無限,是意緣法的意識,皆是識心分別計度。識心不是心,識因心而能分別計度,但無能分別計度心。
Parmenides所講的「唯一、絕對存有、真理之道」,不是形式( Form),形式是理念( idea )的產物,形式和理念皆是心的想像( image )(Timaeus 56 d ; Parmenides 130 e. ff) 。所以說, "唯一"不在知識、意見或認知的範圍(Parmenides, 155 d;164 b ),亦即,說一物即不中。
心是認知本體,心不在知識、意見或認知的範圍,因此, "唯一"和心可以等觀。
Parmenides的「唯一」( The One )可作如是觀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二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附註}(一)
Parmenides說 :
「但是,現時經常與"唯一"的所有存在同在,因為,無論任何時間,此"唯一"都存在,"他"就是存在於"現在"。」
(But the present is with the One always throughout all its existence, for at whatever time it is existing, it is existing 'now'. See, Parmenides, English translation by F. M. Cornford, 152 e)
所以,"唯一" 無時無刻不是現在,因為"唯一"永遠如是,沒有生成變化。( What is that which always is and has no becoming. Timaeus, 27 d)
Parmenides所講的「真理之道、絕對存有、唯一」("What is";"Being";"the One"),其實,應是指"心"( Mind )。
心是創造宇宙的主導力量( See, Timaeus, 48 a ) ; 心是諸神與少數人的專屬 ( See, Timaeus, 51 e ) ; 唯有不可見、不滅靈魂這存有,才可能擁有心 ( See, Timaeus, 46 a )。
Timaeus承繼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對於心的解說。
心與靈魂不滅乃至造物主(上帝)這些見解,仍待奧斐斯( Orpheus )與畢達哥拉斯宗教的靈魂不滅和輪迴觀念來啟發。
Parmenides應邀到柏拉圖學院,解說"唯一"( The One )時,與會者,蘇格拉底( Socrates )才30歲,而亞理斯多德( Aristotle )可能不到20。畢達哥拉斯的弟子Timaeus 上柏拉圖學院,闡釋畢達哥拉斯宗教的靈魂不滅和輪迴觀念,可能在其後30年,Parmenides的「真理之道、絕對存有、唯一」("What is";"Being";"the One")
是心乎 ? 如何闡釋 ? 如何被解讀 ?
Being, non-Being and Becoming,這是柏拉圖( Plato )的宇宙生成論( Cosmogony )。 Parmenides的"唯一"(the One) 、也是絕對存有"Being",成為造物主 ( The Creator ),也是諸神之父----上帝。
而"唯一"(the One)成為亞理斯多德的"不動的推動者"( The Immobile Mover ) ----上帝。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十)之一

尋找造物主( The Creator )
The way of truth(What is) vs. the way of opinion( doxa ) ( I)
Heracleitus of Ephesus,與Parmenides同時代,Parmenides持不變的哲學,Heracleitus持永遠流變的反對立場,還是表示 :
事物的積極性和消極性,僅是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觀點 ; 生與死,日與夜,光明和黑暗,其實是同一事物。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re merely different views of the same thing; death and life, day and night, light and darkness are really one.( Ibid.)
"無不生有,有則不滅"這定律,竟演繹出,現象界的生成和消逝只是虛幻( illusory ),沒有生成( becoming)和消逝( vanish) ,生滅即是不生不滅。
所以,吾人所見的宇宙人生(the way of opinion),根本沒有開始 ?
Parmenides 所稱的"What is";"Being"絕對存有,不同於 Thales, Anaximenes的終極實體(ultimate reality),不是物始( Arche ; Beginning),也不是生命的來源( source ),絕對存有這實體的不變性,沒有轉化( transmutation) 。Parmenides一再強調絕對存有是唯一( the One ; Eon ),不是宇宙的一部分,是有限性,不同於Anaximander的混沌(apeiron) ,是無限的(boundless),雖然,Parmenides的學生Zeno of Elea持無限性。
絕對存有只有現在,沒有過去與未來{附註},當然就是自有永有。唯,不創造宇宙萬物。所以說,Parmenides 所稱的"What is",The way of truth,真理之道,此道,雖然是"道可道,非常道 ;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但是,並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老子第四十二章) 。

絕對存有("What is";"Being";"the One")是不動的,不是不動的推動者( The Immobile Mover )。
那麼,吾人所見的宇宙人生(the way of opinion),根本沒有開始。
佛陀(釋迦牟尼佛)也認為,宇宙人生根本沒有開始。
何以見得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見金剛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