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 (五十三)----via HTML

--理性的啟發---
重返世間(六)
拾佛牙慧(2)
----- 書呆子,你確定道家的一想,本於梵天的若干身一想,或本於徧淨天的一身一想 -----
「大士,書呆子無能確定。」
----- 好吧,繼續說下去 -----
「大士,雖然無法確定道家的一想,本於梵天?抑本於徧淨天,但是,道家的確有所本。」
----- 書呆子,你有自信? -----
「大士,道家所本的社會,是沒有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的自然社會。沒有人為采繪、音樂、烹調、狩獵及工藝採寶之事。(參考老子第十二章)那種社會,賢能智慧之人,或稱聖人,其所營造的父母境界,只提供人人溫飽的充分條件,而不刺激人的感官知覺,以免滋生五欲的喜好或厭惡。所以,聖凡賢魯想法一致,溫飽。這種社會,沒有十善之名,而有行十善之實。
既然,所有人皆行十善,而且滿足於溫飽。沒有聖人和智者的名與位,也沒有必要提倡仁義。當然工藝技巧、交易牟利,竊盜者失其利基,皆無其動機。人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乃至親朋,儘管有長幼尊卑之分,但無親疏之別。孝慈乃自然流露,勿庸教導。(參考老子第十九章)
因此,道家所本的社會,沒有典章制度和統治管理諸事。若有記事必要,如年、月、日的計算,則以結繩記之。此種社會存在多久,難以計算,惟黃帝以後,已消逝殆盡。(以上參考老子第八十章,莊子胠篋、盜跖)
莊子甚至認為人和萬物及其依存的器世界,稱天下或天下神器,而不稱社會,且,更認為人、萬物及器世界皆同一性、同一德,皆同一想。故謂:「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見莊子在宥)
所以,道家講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不講治。因此,所謂無為而治,乃無為而人人自治。
----- 書呆子,道家所本的上古人類社會,能不令你想起北俱盧洲的鬱單越? -----
「是,大士,拾佛牙慧,拾佛牙慧。」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8.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