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管仲,我們就要被迫,編髮結辮,衣襟左扣!」孔子這麼說!
“束髮戴冠,衣襟右扣”和”編髮結辮,衣襟左扣”,其爭論和對錯,不就等同格列佛碰到的小人國,為了吃煮熟的雞蛋,爭執該從上方或下方敲開蛋殼,一樣没有任何意義嗎?
為什麼孔子這位大聖人,特別讚歎管仲?管仲做了什麼「大貢獻」?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原來,管仲做齊桓公的宰相,勵精內政,開發產業,兵強民富,進而,協助齊桓公,九次會合周天子的封建諸侯,效忠周王室,尊周天子為共主,匡正諸侯僭越稱王的行為。使得外族、外來勢力不敢侵犯周天下,周天下的君王、臣民不受外族強迫「編髮結辮,衣襟左衽」。
因此,管仲的「尊王攘夷」,不但維護周天下的固有文化,也鞏固周天下的主權和領土自主。
尊王即尊重與維護周天子的封建共主地位。攘夷即排除外族、外來勢力的武力侵犯。
陳永華先賢提倡儒學,揭示「尊王攘夷」的真諦─反清復明。
然而,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時年十四歲)降清。台灣也隨著大明國,成為滿洲人的殖民地,台灣人被迫薙髮結辮(等同被髮左衽)讀四書。如何尊王攘夷,效忠滿洲人建立的「大清帝國」?
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孟子萬章上)
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孟子同上)
台灣人如何尊愛新覺羅氏為「新天子」─王?
陳永華先賢推行的尊王攘夷儒學(四書),如何在台灣傳承?
台灣人認命,「呷飯攪塩」甚至「菜脯根罔咬鹹」,是不是承繼陳先賢的儒學?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
Alex Pan TheWalker
2011.1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