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9)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39)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39)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9)
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即修無間等法,得無間等知。
尊者舍利弗回答尊者摩訶拘絺羅所問,言 :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 ? 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1)
而且,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 ; 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 ; 乃至,得阿那含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皆在精勤思惟,此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2)  
此即修無間等法,得無間等知,如實知見諸法,法住法空無我無我所,得須陀洹果證乃至得阿羅漢果證者。
修無間等法如實知四聖諦,即於四聖諦無間等。於四聖諦無間等,得須陀洹果證,得斯陀含果證,得阿那含證,得阿羅漢果證,得辟支佛道證乃至得無上等正覺,即成佛。(3)  
尊者舍利弗冒然說道 : 世尊,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相法輪。(4)
三轉十二相法輪,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心經作者不問尊者舍利弗()般若波羅蜜如何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  
然,心經作者竟當著尊者面前說道 : ……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皆空………是故,空中無色………無苦、集、滅、道……
尊者舍利弗予以背書 ?  
註解
1 : 見雜阿含經第259經。另,「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非我,亦得須陀洹果證。」見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1經。   
2 : 同上
3 : 見雜阿含經第393經。
4 : 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泥犁品第八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9)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39)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39)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9)
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這是觀法如法,如實觀察五受陰無我無我所。
觀五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離欲。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斷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此即,之前佛所謂 : 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佛乃謂 :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1)
如何於五陰令如是不令如是 ?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不令五陰有病,有苦生。
註解
1 : 見雜阿含經第33經、第3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8)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38)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38)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8)
馬師,馬勝,梵文音譯阿溼波誓或阿說示(Asvajit)為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所度五比丘之一,係尊者舍利弗之師。  
阿溼波誓回答毗舍離拜火婆羅門尼揵之子,薩遮尼揵子所問。
(這是雜阿含經第110經所記載,可比較前引述之增一阿含經卷30六重品第3725經之記載。)
阿溼波誓言 : 火種居士,世尊如是說法,教諸弟子令隨修學,言 : 諸比丘,於色當觀無我,受想行識當觀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1)
佛的教法就是五陰無我觀與修習無間等法。
尊者阿溼波誓是尊者舍利弗之師,依據尊者阿溼波誓所述佛陀之五陰無我觀,尊者尊者舍利弗當可謂言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五陰無我、空。  
尊者舍利弗更可謂言 : 是故,空中無我無我所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眼、耳、鼻、舌、意、色、聲、香味、觸、法乃至意識界無我無我所
這是()陰、(十八)界、(十二)入無我
這是漏盡阿羅漢未入滅前之梵行,亦稱緣明行。
這是佛所往至之無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3)
心經作者能不知不見 ?
註解
1 : 見雜阿含經第110經。
2 : 佛告惡魔 : 「汝有眼觸入處,耳、鼻、舌、意觸入處,若彼無眼觸入處,無耳、鼻、舌、意觸入處,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爾時,天摩波旬即說偈言 : 「若常有我者,彼悉是我所,一切悉屬我,瞿曇何所之 ?
見雜阿含經第246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7)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37)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37)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7)
佛告眾比丘 :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
解脫者真實智生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1)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佛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2)
觀五陰非我非我所,無我,入佛知見,開啟解脫門,度一切苦厄。
是故,佛告知外道出家仙尼 : 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3)
佛乃頌曰 : ………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陰、界、入無我 乃名第一供」(4)
佛乃頌曰 :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 當計於無我」(5) 心經之頌讀者,照見五陰皆空,當觀察五陰無我、無我所 !
如實知見五陰無我、無我所,才見空。
尊者舍利弗當問曰 : 色無常,空無常乎 ? 色苦,空苦乎 ? 色是無常、苦、變易法,空無常、苦、變易法乎 ?
色受想行識五陰皆是無常苦、變易法。如何與空劃上等號 ?
五陰無我、無我所,空亦無我無我所。如是五陰與空劃上等號。
心經作者當說明,如是照見五陰無我無我所 ?
註解
1 : 見雜阿含經第9經、第11經。
2 : 見雜阿含經第10經、第12經。
3 : 見雜阿含經第105經。
4 : 佛語阿難 : 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佛觀此義,而說頌曰 : …………陰、界、入無我 乃名第一供。見長阿含經卷3第一分遊行經第22
5 : 見增一阿含經卷28聽法品第36經第5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6)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36)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36)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36)
毗舍離拜火婆羅門尼揵之子,薩遮尼揵子問言 :
汝師說何等義 ? 有何教訓 ? 以何教誡 ? 向弟子說法乎 ? 馬師報曰 : 梵志,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空者彼不我有,我非彼有。如是智人之所學也。痛()想行識無常。此五盛陰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卿欲知者,我師教誡,其義如是,與諸弟子說如是義。(1)
空即無我、不異我、不相在,非我、非我所。
五陰皆空即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五陰非我、非我所。
尊者舍利弗不作色與空、受想行識與空之逆順觀,不說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免陷入五陰不異、即是空,空不異、即是五陰,而此中竟然無色受、想行、識五陰之錯謬。
註解
1 : 見增一阿含經卷30六重品第3725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