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七)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7)
諸佛常法-----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四梵堂
世尊告諸比丘 : 有四等心。云何為四 ? 慈、悲、喜、護。(註1)
四等心又稱四梵堂。
世尊又說道 : 以何等故名為(四)梵堂 ? 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眼),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世)界,是彼之堂,故名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世)界,是故名為梵堂。(註2)
千即千眼之謂,千國界乃千世界之謂。(註3)
因於慈、悲、喜、護四等心的攝持力,一千日月所照耀的千世界,頓成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的堂室。
世尊又說道 : 是故,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彼四部之眾當求方便,成就此四梵堂。(註4)
阿須倫身身相近,以氣成陰陽(生男生女)。四天王天、忉利天亦復如是。燄摩天相近,以成陰陽。兜率天執手成陰陽。化自在天熟視成陰陽。他化自在天暫視成陰陽。自上諸天,無復婬欲。(註5)
欲界六天仍有婬欲,因此,欲界六天的喜樂境界,不成正定。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上,色界梵迦夷天或梵天以上,無有婬欲,始有正定之境界。故而,初禪離生喜樂,第二禪定生喜樂,此等喜樂,非婬欲之樂,乃離欲之樂。
梵迦夷天大梵天王恆行慈、悲、喜、護,此四梵堂、四等心就是定、就是三昧,離欲離諸惡不善法,超越欲界六天之婬欲,當可成就初、二、三、四禪等正定或正三昧。
故說,藉由四梵堂超越欲界六天,處無欲之地者,成就初、二、三、四禪之正定。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1苦樂品第29第10經。
註2 : 同上。
註3 : 尊者阿那律謂 : 有梵天王名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於掌中,觀其寶冠,此梵天亦如是,見此千世界無有罣礙。見增一阿含經卷7火滅品第16第9經。又忉利天主釋提桓因亦名千眼,因彼天帝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復名千眼。見雜阿含經第1106經。
註4 : 見增一阿含經卷21苦樂品第29第10經。
註5 : 見長阿含經卷20世記經忉利天品。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六)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6)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
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梵童子
執樂天般遮翼子又秉告釋迦牟尼佛 :
「梵童子告諸天曰,如來往昔為菩薩時(即大典尊)……大典尊於彼城東造閑靜室,於夏四月即於彼止,修四無量,然後梵天猶不下來。典尊自念,我聞先宿言,於夏四月修四無量,梵天下現。今者寂然,聊無髣髴。大典尊以十五日,月滿時,出靜室,於露地坐。坐未久,頃有大光現。
……時梵天王即化為童子,頭五角髻,在典尊上,虛空中坐。
典尊見已,即說頌曰 :
此是何天像 在於虛空中 光照於四方 如大火(草字頭)積然」(註1)
大梵天王以真實面貌--童子樣貌出現,大典尊竟然不敢相信眼前所見是大梵天王 !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
唯梵世諸天 知我梵童子 其餘人謂我 祀祠於火神」(註2)
大典尊不知頭上五角髻童子是何大神 ? 大梵天王即向大典尊菩薩表白,唯有梵迦夷天諸梵天眾認識我梵童子,梵童子是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梵童子是眾生父母、創造萬物。其他人,當我是祖宗,祀祠以火。
釋迦牟尼佛於薩遮尼楗子聞四聖諦,得法眼淨,證須陀洹果,乃說偈 :
祀祠火為上 詩書頌為首 人中王為最 眾流海為源 星中月為明 光明日為最
上下及四方 諸地所出物 天及人民類 佛最無上尊 欲求其德者 三佛為最上(註3)
釋迦牟尼佛亦分別向月光長者夫婦及頻婆娑羅王及諸人民說類似偈言。(註4)
其實,薩遮尼楗子乃一火種居士,屬於拜火婆羅門,供火求生梵天。
釋迦牟尼佛另為其說頌曰 :
於諸大會中 奉火為其最 闡陀經典中 婆毘諦為最 人中王為最 諸河海為最 諸星月為最 諸明日為最 十方天人中 等正覺為最(註5)
釋迦牟尼佛如此自許,娑婆世界主梵童子竟然對忉利天眾說如是偈 :
調伏無上尊 教世生明處 大明演明法 梵行無等侶 使清淨眾生 生於妙淨天(註6)
娑婆世界主梵童子亦恭敬如來無上尊。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經卷5典尊經,又,大典尊師是釋迦牟尼佛之一前世。
註2 : 同上。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30六重品第37之2第5經。
註4 : 見,增一阿含經卷25五王品第33第2經,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第5經。
註5 : 見雜阿含經第110經。
註6 : 見長阿含經卷5闍尼沙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五)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5)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梵童子
釋迦牟尼佛告訴梵志頭摩子 : 此諸眾生,(於大梵天之後,生於梵迦夷天之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隨命壽終,來生此間,其漸長大,鬀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為道。彼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本所生。彼作是語,此大梵天忽然而有,無又作者,盡達諸義,於千世界最得自在,能作能化,為人父母。彼大梵天常住不移,無變易法,我等梵天所化,是以無常,不得久住,為變易法。(註1)
後生梵迦夷天的梵眾命終,來生人間,長大成人後,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爾後,修道有成,成就禪定,開發宿命智,憶起前世生於梵迦夷天之事,認知彼大梵天常住不移,無變易法,我等梵天所化,是以無常,不得久住,為變易法。(註2) 因此,回復梵迦夷天四種眾生之共識,即大梵天王是自然有,能造萬物,是眾生父母,其他諸梵天,皆從其而有。
若然,世間人不同欲界諸天之不識大梵天王,諸婆羅門信奉大梵天王是眾生父母,能造萬物。並志願生梵天,因此之故,婆羅門亦稱梵志。若優留毗村三迦葉兄弟及千徒眾等舊縈髮婆羅門,即尊稱大梵天王為祖父。(註3) 若優迦支江側梵志亦尊大梵天王為祖父。(註4)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經卷11阿㝹夷經。
註2 : 如是,彼大梵者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為眾生父,常住不變。我等無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這是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半常半無常,落入六十二見網,迷不知返。見長阿含經卷14梵動經。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15高幢品第24之2第1經。
註4: 見增一阿含經卷31力品第38之1第3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六十四)

壹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64)
諸佛常法----- 護持佛法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梵童子
釋迦牟尼佛說 :
「彼梵天王顏貌容狀常如童子,是故梵王名曰童子。」(註1)
大梵天王自稱眾生父母,常現童子樣貌,所以,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稱名童子或梵童子。
執樂天般遮翼子和毗沙門天王太子闍尼沙先後秉告釋迦牟尼佛,同樣說道 :
「……有大異光照於四方,時忉利天見此光已,皆大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 ? 諸大神天有威德者,亦皆驚怖,今此異光,將有何怪 ?
時,大梵王即化為童子,頭五角髻,在天眾上,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眾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光。」(註2)
大梵天王以童子樣貌,站立在忉利天眾頂上之虛空中。當時,天帝釋提桓因、四天王與忉利天眾正大集會。
「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隨所詣坐,坐主欣悅,譬如剎利水澆頭種登王位時,踊躍歡喜。其坐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大眾上,虛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註3) 忉利天眾不認識大梵天王,所以,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然而,大梵天王還是隨意找個座位,大大方方坐下。大梵天王坐下來,就如同剎利王種登上王位,萬民踊躍歡喜。天帝釋提桓因、四天王與忉利天眾皆踊躍歡喜。
大梵天王統領千世界之威勢,攝服所有天眾。雖然,忉利天眾不認為大梵天王是眾生父母、創造萬物。
人對於大梵天王之認知又如何 ?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經卷22世記經世本緣品。
註2 : 見,長阿含經卷5典尊經,長阿含經卷5闍尼沙經。
註3 : 同前。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