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8)
梵志女須深問尊者大拘絺羅 :
「優蹋籃弗、羅勒迦藍 ,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終。世尊記此二人,一生不用處,一生有想無想處。此二人盡其壽命,各復命終,一人當為邊地國王....... ,一人當為著翅惡狸....... ,命終之後,各生地獄中。然復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何故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 ?」
因為,無人問起,所以,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尊者大拘絺羅如是回答。而且,即使尊者具四辯才,還是無能知此二仙人,何時當盡苦際。(註1)
優蹋籃弗、鬱頭藍弗或優陀羅羅摩子(Udaraka)係摩揭陀國人,瑜伽派行者,是有神論者,預設上帝,即大自在天(Isvara)的存在,其解脫之道著重在靜坐冥想的技巧,佛陀曾從其學瑜珈術,並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羅勒迦藍或阿羅邏迦藍(Arada Kalana)毘舍離城之婆羅門導師,傳授早期數論,是無神論者,其解脫的唯一方式乃形而上學知識,佛陀從其學,成就無所有處定。 (註2)
無所有入處界,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處界者,緣有第一可知。彼無所有入處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處界,於第一正受而得。兩無色界定並不循色界四禪而得。(註3)而非想非非想處界天,壽八萬四千劫或有減。無所有入處天,壽四萬二千劫或有減。壽終還入輪迴,不免三惡道之苦。(註4)
猶如轉輪聖王自行十善,亦復教人,使行十善,成就十善業,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四天下,不以兵仗,死後生天,然不免三惡道之苦。(註5)
佛陀出家,拋棄其可成就的人間極位轉輪聖王,出家後,又捨棄可得極壽的兩無色界定,爾後,更放棄傳統的解脫道---苦行。
然而,佛陀另尋其他途徑,走出自己的路,獲得解脫苦的究竟之道,完成其終極目的。
如是,吾人當認識此無條件性的立法實體。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十勸請品第十九第8經。又,佛陀成道後,經大梵天王殷切勸請說法,想起當先為鬱頭藍弗和羅勒迦藍說法,然兩人皆已命終,無從救度其人免於三惡道之苦。見增一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第5經。
註2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廖素霞、陳淑娟譯,前揭書 : 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頁76、57。
註3 : 見雜阿含第456經。
註4 : 見長阿含世記經忉利天品。
註5 : 見雜阿含第835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第三十九第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7)
佛陀這麼說 :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註1)
佛陀在迦葉如來世時,不能成佛,因為,世無二佛。(註2)
也不證三果阿那含,俾免生淨居天,不來人間受生,不得人身。(註3)
當然,更不能證不受後有。
因此,佛陀在迦葉如來時,雖命終生兜率哆天,不在天上成佛,必須選擇父母,下生為人,完成其成佛誓願。
佛陀謂言 : 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乃為偈,曰 : 諸佛出於人....... 。(註4)
佛陀以其為人故,終得自知自證成等正覺,完成其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註5)
康德(Immanuel Kant)乃曰 :
僅於人,亦僅能於人,以其為道德主體。就目的而言,吾人得認識無條件性之立法實體,據此其人得單獨作為一終極目的。而整個自然乃有目的受其支配。(註6)
康德是否以佛陀為完成個人終極目的之典範 ? 固然,不得而知。但是,佛陀的無上成就,堪作為終極目的自主的典範。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第3經。
註2 : 見增一阿含經卷32力品第38之2第1經。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4 : 見增一阿含經卷18四意斷品第26之1第6經。
註5 : 見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6 : "Only in man, and only in him as subject of morality, do we meet with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 in respect of purposes , which therefore alone renders him capable of being a final purpose, to which the whole of nature is teleologically subordinated. "See,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ement,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H. Bernard, D. D., D. C. L., Macmillian and Co., Limited, 1914, p. 361.
本文錄自拙作"人權之法理基礎"(1983),頁11,第一章附註, 註24。
緣,指導教授馬老師是基督徒,不相信基督教信仰的康德,會有這種自然神論的終極目的自主論述,故而,要我示出原文,然我不懂德文,只好以英譯權充,真是慚愧。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慧解脫(77)
佛陀這麼說 :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註1)
佛陀在迦葉如來世時,不能成佛,因為,世無二佛。(註2)
也不證三果阿那含,俾免生淨居天,不來人間受生,不得人身。(註3)
當然,更不能證不受後有。
因此,佛陀在迦葉如來時,雖命終生兜率哆天,不在天上成佛,必須選擇父母,下生為人,完成其成佛誓願。
佛陀謂言 : 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乃為偈,曰 : 諸佛出於人....... 。(註4)
佛陀以其為人故,終得自知自證成等正覺,完成其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註5)
康德(Immanuel Kant)乃曰 :
僅於人,亦僅能於人,以其為道德主體。就目的而言,吾人得認識無條件性之立法實體,據此其人得單獨作為一終極目的。而整個自然乃有目的受其支配。(註6)
康德是否以佛陀為完成個人終極目的之典範 ? 固然,不得而知。但是,佛陀的無上成就,堪作為終極目的自主的典範。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第3經。
註2 : 見增一阿含經卷32力品第38之2第1經。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4 : 見增一阿含經卷18四意斷品第26之1第6經。
註5 : 見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6 : "Only in man, and only in him as subject of morality, do we meet with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 in respect of purposes , which therefore alone renders him capable of being a final purpose, to which the whole of nature is teleologically subordinated. "See,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ement,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H. Bernard, D. D., D. C. L., Macmillian and Co., Limited, 1914, p. 361.
本文錄自拙作"人權之法理基礎"(1983),頁11,第一章附註, 註24。
緣,指導教授馬老師是基督徒,不相信基督教信仰的康德,會有這種自然神論的終極目的自主論述,故而,要我示出原文,然我不懂德文,只好以英譯權充,真是慚愧。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6)
在此賢劫迦葉如來世,修摩提女士是波羅奈國王女,名須摩那。而佛陀是迦私國鞞婆陵耆村大老梵志無恚之子,名優多羅童子。兩人是否互相認識,不得而知,然皆敬信於迦葉如來,一在家行四攝事,一出家修梵行。
有次,優多羅童子乘白馬車,與五百童子出村外,到空曠處,教導若干國弟子梵志書。其善友難提波羅陶師,從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回返,遙見優多羅童子,乃邀其同往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
優多羅童子報曰 : 我不欲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不應得道,道難得故。陶師遂捉其頭髮強令下車。優多羅童子心想,陶師如是作為,必有正當理由,遂共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迦葉如來為渠等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優多羅童子因此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命終生兜率哆天,一生補處,擇期下生人間成佛。(見中阿含經卷12第63經)
阿難尊者乃謂 : 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見中阿含經卷8第32經)
修摩提女士在迦葉如來世,持戒,行布施、愛敬、利人、等利,乃至發願將來世與城民,聞佛說法得法眼淨,皆出自真正意願,不違背個人目的之自主。然佛陀本無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之意願,因陶師捉頭髮強拖下車,始同意前往供養禮事。若然,陶師是否強制佛陀之意志 ?
佛陀在被捉頭髮拖下車之當下,生念 : 吾善友陶師常不調戲、不狂、不癡,今捉我頭髮,必當有以。不待陶師說明緣由,就同意隨其同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如是,佛陀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並非受陶師強制力所致,且其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皆出自個人意願,完全自主。
迦葉如來並未向佛陀提起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之往事,而佛陀當時亦無宿命智明,憶起誓願成佛之過往。唯,整個佛法僧之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這自主性之個人終極目的實現機制,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並不衰落。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慧解脫(76)
在此賢劫迦葉如來世,修摩提女士是波羅奈國王女,名須摩那。而佛陀是迦私國鞞婆陵耆村大老梵志無恚之子,名優多羅童子。兩人是否互相認識,不得而知,然皆敬信於迦葉如來,一在家行四攝事,一出家修梵行。
有次,優多羅童子乘白馬車,與五百童子出村外,到空曠處,教導若干國弟子梵志書。其善友難提波羅陶師,從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回返,遙見優多羅童子,乃邀其同往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
優多羅童子報曰 : 我不欲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不應得道,道難得故。陶師遂捉其頭髮強令下車。優多羅童子心想,陶師如是作為,必有正當理由,遂共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迦葉如來為渠等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優多羅童子因此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命終生兜率哆天,一生補處,擇期下生人間成佛。(見中阿含經卷12第63經)
阿難尊者乃謂 : 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見中阿含經卷8第32經)
修摩提女士在迦葉如來世,持戒,行布施、愛敬、利人、等利,乃至發願將來世與城民,聞佛說法得法眼淨,皆出自真正意願,不違背個人目的之自主。然佛陀本無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之意願,因陶師捉頭髮強拖下車,始同意前往供養禮事。若然,陶師是否強制佛陀之意志 ?
佛陀在被捉頭髮拖下車之當下,生念 : 吾善友陶師常不調戲、不狂、不癡,今捉我頭髮,必當有以。不待陶師說明緣由,就同意隨其同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如是,佛陀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並非受陶師強制力所致,且其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皆出自個人意願,完全自主。
迦葉如來並未向佛陀提起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之往事,而佛陀當時亦無宿命智明,憶起誓願成佛之過往。唯,整個佛法僧之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這自主性之個人終極目的實現機制,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並不衰落。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5)
釋迦牟尼佛(以下稱佛陀)早於寶藏如來世,即步入佛、法、僧所建構之發願、行願與償願之目的自主體制。
寶藏如來世時,佛陀是此閻浮境寶岳王之女,名牟尼。牟尼王女布施一長老比丘麻油燈炷,而長老比丘用以燃燈續明,供養寶藏如來。長老比丘如是佐助佛事,遂得寶藏如來授佛記,謂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
牟尼王女乃以檀越施主之功德,要求寶藏如來比照授記。
寶藏如來回覆牟尼王女,曰 : 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並勉勵牟尼王女,心意清淨,發願牢固。(見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8之1第2經)
無數阿僧祇劫後,燈光(或稱錠光)如來出現於世,佛陀是一位卓越梵志,名彌佉(或超術),終於獲得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謂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或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見同上,另見增一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第20第3經)
如是,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註1),在佛法僧建構的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完成其以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
註1 :
世尊告訴大迦葉尊者,謂 : 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法(即八正道及七覺意,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4經),如我今日於三(大) 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5經)
佛陀用三大阿僧祇劫時間收集法寶,可見,佛陀完成其成佛誓願,不少於三大阿僧祇劫。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慧解脫(75)
釋迦牟尼佛(以下稱佛陀)早於寶藏如來世,即步入佛、法、僧所建構之發願、行願與償願之目的自主體制。
寶藏如來世時,佛陀是此閻浮境寶岳王之女,名牟尼。牟尼王女布施一長老比丘麻油燈炷,而長老比丘用以燃燈續明,供養寶藏如來。長老比丘如是佐助佛事,遂得寶藏如來授佛記,謂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
牟尼王女乃以檀越施主之功德,要求寶藏如來比照授記。
寶藏如來回覆牟尼王女,曰 : 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並勉勵牟尼王女,心意清淨,發願牢固。(見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8之1第2經)
無數阿僧祇劫後,燈光(或稱錠光)如來出現於世,佛陀是一位卓越梵志,名彌佉(或超術),終於獲得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謂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或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見同上,另見增一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第20第3經)
如是,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註1),在佛法僧建構的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完成其以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
註1 :
世尊告訴大迦葉尊者,謂 : 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法(即八正道及七覺意,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4經),如我今日於三(大) 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5經)
佛陀用三大阿僧祇劫時間收集法寶,可見,佛陀完成其成佛誓願,不少於三大阿僧祇劫。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