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9)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三)
註解3(中) :
佛陀觀察羅云心解脫智已熟,已能”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堪任受增上法。告訴羅云 : 一切無常。(見雜阿含經第200經。)
復告訴羅云 : 當修行安般法,以除諸欲惡不善法。
羅云悉知如何修行安般法後,往安陀園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出息長、短、冷、暖、暖盡,知息長、短、冷、暖、暖盡。入息長、短、冷、暖、暖盡,知息長、短、冷、暖、暖盡。息從身出身入,有時有息,有時無息,息從心出心入,皆知之。如是身身觀念、受心法法觀念,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羅云以此三昧心,自識宿命無數劫事,開發宿命智明。知眾生所趣之心,開發他心通智。復以天眼無瑕穢,觀眾生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開發生死智明。復更施意成漏盡心,彼觀此苦、此苦急、此苦盡、此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 :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知如真。是時,尊者羅云便成阿羅漢。(見增一阿含經卷8安般品第17第1經。)
佛陀未成正覺,坐於菩提樹下,應如尊者羅云般,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觀出息入息,如是身身觀念、受心法法觀念,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關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知如真。即成無上正真之道,成佛。(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23第8經,中阿含經第204經。)
如是親證 : 安那般那念多修習滿足已,能令四念處滿足、七覺分滿足乃至明解脫滿足。(見雜阿含經第81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8)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二)
註解3(上) :
佛在童年時,曾隨父王視察田作人之耕事,見牛犁翻土,飛鳥群集,爭食土壤中蟲。佛陀不忍卒睹,遂走向一閻浮提樹,於樹下結跏趺坐,正身正念,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從父母境界入甚深禪定。待淨飯王發現佛坐於閻浮提樹下,驚見”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此閻浮提樹,其影不移蔭。”尊者阿難歎曰 : 是世尊未曾有法 !(詳見中阿含經第32經。)
佛陀於大畏山修苦行,不得涅槃道,乃憶起童年這段,”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認為”此或能是道。”(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
什麼是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 ?
如何有覺有觀,離欲惡不善法,心喜身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 ?
佛陀告訴羅云(即羅睺羅,佛獨子)修安般法,除去愁憂,無有諸想。(見增一阿含經卷8安般品第17第1經。)
安那般那法,安那意即出息,般那意即入息,簡稱安般法或安般念,即觀息出息入,觀察自身呼吸的出入。
觀息出息入,如是有覺有觀,離欲惡不善法,心喜身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至自致涅槃。(見,增一阿含經卷1十念品第2第8經,增一阿含經卷2廣演品第3第8經,雜阿含經第81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7)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一)
註解
註1 :
娑伽梵天對來訪的馬血天子說道 : 此處無為之處,無生老病死、無終始、亦無愁憂苦惱。
馬血天子作是念 :
此處是求得涅槃之地 ? 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又,此處是世界之極邊 ?
赤馬天子也這樣問佛陀 : 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 ?
赤馬天子同馬血天子一樣,都想藉高超神足飛行術,超越世界邊,到達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以獲致涅槃。
佛陀告訴馬血天子 : 當乘賢聖八品徑路(八正道),然後得盡生死邊際,以獲致涅槃。
佛陀也告訴赤馬天子 : 如實知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彼八正道可斷,證世間滅,超越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獲致涅槃。
總而言之,八正道是通往涅槃之道。
(以上參考 : 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之1第1經,雜阿含經第1307經。)
註2 :
佛陀指出,諸禪行者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梵身天中 ; 得第二禪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晃昱天(光音天)中 ; ……乃至得非想非非想處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若度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受生老病死,是說苦邊,自致涅槃。(見中阿含經第168經。)
諸成就四禪八定之禪行者,意行生,仍受生老病死。
故而,佛陀記優陀羅羅摩子(優蹋藍弗)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天中,於彼壽盡,復來此間,生於狸中,為著翅惡狸,飛禽走獸,無得脫者,彼命終生地獄中。記羅勒迦藍(阿羅羅伽羅摩)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於彼命終,生人間為邊地國王,傷害人民不可稱計,命終亦生地獄中。
沒人問兩位羅摩或仙人何時當盡苦際 ? 所以,世尊不進一步記說。
尊者大拘絺羅這樣回答梵志女須深。
(以上參考 : 中阿含經第114經,增一阿含經卷10勸請品第19第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6)
佛陀為求無上安隱涅槃之法(註1),捨棄阿羅羅和鬱陀羅兩羅摩之法(註2),前往大畏山修苦行,歷經六年不得其法,乃憶起童年父王樹下之父母境界,此或是其法(註3),遂捨苦行循中道,依八正道(註4),終於尼連禪河岸邊覺樹(菩提樹,原名鉢多樹)下(註5),敷草為尼師壇,結跏趺坐,作是誓言 : 要不解坐,至得漏盡。終於坐上得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6)
故而,得漏盡即得無上安隱涅槃。
若然,如何得漏盡 ?
佛陀成等正覺後,往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四聖諦。(註7)
告訴五比丘 : 若如來出興于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十號具足) (註8),彼斷乃至心穢慧羸,離欲離諸惡不善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定心清淨得不動心修學漏盡智通作證,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 :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知如真。是說無餘解脫,是說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9)
所以,依於八正道,離欲離諸惡不善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定心清淨得不動心,修學漏盡智通作證,即是得漏盡、得無上安隱涅槃之道。(註10)
漏盡即涅槃。漏盡無漏心解脫,故說涅槃即是貪欲、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註11)
心解脫同時慧解脫,真實智生(稱慧解脫或解脫知見)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知如真。
佛陀特別指出慧解脫在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必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註12)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5)
佛陀指出,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在泥洹。彼盡入五見中 : 一.我於現在五欲自恣。二. 我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此名現在泥洹。三.我滅有覺有觀,無覺無觀,內喜一心,定生喜樂,入第二禪,此名現在泥洹。四.我除念捨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說,入第三禪,此名現在泥洹。五.我樂滅苦滅,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註1)
涅槃不在此火水風三災所不及處之果實天等第四禪,更不在第三禪、第二禪、初禪乃至現世五欲自恣之人間。涅槃亦不在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識處、空處。
因為,以上諸天壽命有盡,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四千劫、無所有處天壽四萬二千劫、識處天壽兩萬一千劫、空處天壽一萬劫,第四禪果實天壽四劫、第三禪徧淨天壽三劫、第二禪光音天壽二劫、初禪梵迦夷天壽一劫,現世五欲自恣之人,若不修四神足,其壽命亦與常人差異不大。(註2)
涅槃或泥洹是什麼 ? 佛世尊怎麼說 ?
世尊認為,阿羅羅伽羅摩之法,度一切識處得無所有處成就遊,和鬱陀羅羅摩之法,度一切無所有處得非想非非想處成就遊,皆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不能得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3)
所以說,涅槃就是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
或許,柏拉圖有此認知。
不捨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 ; 不欲法、念法、樂法,亦即,捨真、善、美理型之欲、念、樂,始有涅槃可得。
若然,如何得到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之涅槃 ?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卷14梵動經。
註2 : 見長阿含世記經卷20忉利天品。
註3 : 見中阿含經卷56第20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4)
柏拉圖若作苦、集、滅、道四聖諦思惟,亦於五盛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故自覺涅槃或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入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或入有餘涅槃界,於彼五不還天而般涅槃。如是不入輪迴,成就其末世論。
故而,佛陀說 : 「若不爾者」,若不如是思惟,仍欲法、念法、樂法,沉思於真善美的理型。如是,「或生因性果實天,若不爾者生福生天,若不爾者生少福天。」(註1)
因性果實天、福生天、少福天皆屬色界四禪,係火、水、風三災所不及之地,當是柏拉圖終其一生所追求的永恆世界,即理型世界。尤其,色界初禪以上天人屬思食眾生,即以理念或理型為滿意。世尊指出,有三樂生 : 一者,眾生自然成辦,生歡樂心,如初、二禪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眾生以念為食,自唱善哉 ! 如二禪光音天。三者,得止息樂,如三禪遍淨天。(註2)
第四禪天更勝,幾可心想事成,無事不成辦。
如是,色界第四禪天就是柏拉圖所追求的不生不滅的終極理型世界。
世尊謂 :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持)現在生泥洹論,謂如我樂滅苦滅,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註3)
末劫末見即末世論。
第四禪名第一泥洹(涅槃),柏拉圖認同此末世論見解乎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870經。
註2 : 見長阿含經卷8眾集經。
註3 : 見長阿含經卷14梵動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六)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3)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四)乙文之註解(II)
註3 : 尊者陀驃摩羅子於佛前取般涅槃,乃入三昧如其正受,騰身於空,行住坐臥,作種種變化,隨即於空中,內身出火,還自焚其身,取無餘涅槃,消盡寂滅,令無餘塵,譬如空中然(燃)燈,油炷俱盡。尊者空中涅槃,身心俱盡,亦復如是。(見雜阿含第1076經)
如是,薪盡火滅,識滅,不更受有。
阿室已比丘作是念 : 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 ?
何由薪盡 ? 薪盡不因燃燒盡 ? 而因火滅 ?
佛如是偈答 :
何由無四大 地水火風滅 ……何由無名色 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 無量自有光
此滅四亦滅 …… 識滅餘亦滅(見長阿含堅固經)
名色就是身心,身是四大和合,心無形,即心即意即識。
佛的解答 : 識滅名色滅四大滅無餘。謂此有故彼有 : 識緣名色,名色是識所緣。此無故彼無 : 識不緣名色,名色則無。
何以識不緣名色 ?
無量自有光滅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如是成就不生法,識滅則四大永滅不生。
無量自有光如何生成 ?
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雜阿含第393經)

如是,漏盡智明生無量自有光。何以見得 ?
佛說 : 合集爾所螢火光乃至欲界諸天光明、色界諸天光明、地自在天光明、佛光明,不如四聖諦光明。(見長阿含世記經忉利天品)
漏盡智明因四聖諦光明而生無量自有光,明矣。
故而,薪盡火滅是無明滅、行滅、識滅、四大亦永滅的不生法,應作四聖諦思惟,柏拉圖等賢哲能不知之 ?
註4 : 見中阿含第168經、雜阿含第87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五)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2)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四)乙文之註解(I)
註1 : 阿難回述世尊如是教導,謂說”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思惟,於彼法生厭……愛盡、無欲、滅盡、涅槃。(見雜阿含第864經)
如是自覺涅槃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思惟,即修無間等法。(見雜阿含第259經)
尊者舍利弗乃謂 : 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見同上雜阿含第259經)
為什麼 ?
尊者舍利弗說道 : 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見雜阿含第104經)
修無間等法可致四聖諦與四法本末(諸行無常、苦、無我,涅槃寂靜)無間等,而得自覺涅槃或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故而世尊說 :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現)法自知作證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 ? 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見雜阿含第393經)
故而,於我者,無我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如實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已,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見雜阿含第865經)
若不能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即自覺涅盤)或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即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不得解脫,以欲法念法樂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無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見雜阿含第866經)
註2 : 見增一阿含經卷七火滅品第16第2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四)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1)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第八百七十經記載,尊者阿難回述,世尊繼續說道 :「乃至上流般涅槃。」(註1)
精勤思惟或觀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而自覺涅槃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或,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而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兩者當入無餘涅槃界。
若不自覺涅槃,或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以欲法、念法、樂法故,取中般涅槃,或生般涅槃,或有行般涅槃,或無行般涅槃,或上流般涅槃。皆當入有餘涅槃界。
無論入無餘涅槃界或入有餘涅槃界(註2),皆不入輪迴,可成就柏拉圖的末世論。
然而,柏拉圖認為靈魂不滅,而且,不知此展翅飛翔的靈魂乃意生身,為識所緣行,如是不解薪盡火滅之事。(註3)
因為,不知不見此意生身是識所緣行,識緣行、行緣識,只有再生,沒有末世。
柏拉圖不斷其緣生法,不能自覺我生已盡,焉能成就末世論 ? 唯有隨其意行,生果實天乎 ?(註4)
若然,柏拉圖如何成就其末世論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三)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0)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第八百七十經記載,尊者阿難回憶(註1),述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註2)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註3)
柏拉圖的靈魂(即意生身)念念美的、善的、真的理型,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初禪具足住,無覺無觀,第二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世尊接著說道 :「若不如是憶念,而於色、受、想、行、識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假如,柏拉圖的意生身不念念美的、善的、真的理型,反觀此意生身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如是,於此意生身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自覺涅槃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柏拉圖自知自證末世論。
註解
註1 : 尊者阿難念念如是我聞,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如是欲法、念法、樂法,於世尊入滅後,仍未漏盡解脫。於是,尊者金剛子入其像定,即知尊者阿難,故是學人而未離欲。尊者金剛子如實告知尊者阿難,尊者阿難受教已,離眾獨行,精進無亂,(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如是不欲法、念法、樂法,)即於當夜入寢,坐於牀上,下頭未至枕頃,便斷一切漏,得心解脫。見中阿含第33經。
註2 : 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見中阿含第6經。又,質多羅長者謂說 : 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長者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見雜阿含經第575經。
註3 : 正定即四禪,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見雜阿含第864經。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見雜阿含第867經。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空),第三禪具足住。見雜阿含第869經。彼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見中阿含經第164經、第168經、第176經、第194經。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見雜阿含經第870經。樂滅苦滅,憂喜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具足住。見中阿含經第164經、第168經、第176經、第19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9)
柏拉圖的靈魂回歸彼岸理型世界,這理型世界是永恆與不可毀壞的。
我們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有那個世界是永恆與不可毀壞的 ?
佛陀否定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所在的梵迦夷天,是永恆和無上。(註1)
然而,佛陀指出果實天是火水風三災所不及的世界。(註2)
色界四禪的果實天必是永恆與不可毀壞的世界。
而且,佛陀還稱之因性果實天。(註3)
果實落地,長出果樹,衍生果林,遍地皆是。
果實就是果樹和果林的來源和因性。如是,因性果實天就是眾生的來源與因性 ?
Timaeus指出上帝原創的宇宙是賦有智性、靈魂的單一動物,而且,這宇宙涵藏所有其他動物,無論是有限生命和無限生命。(註4)
所以說,上帝原創的宇宙,即柏拉圖所稱的理型世界,不但是這世界的範型,而且,就是這世間人與動物的因性和來源,可以稱之因性果實天。
柏拉圖的靈魂回到因性果實天,若還是同上輩子一般,沉思於理型,那麼,就如同上輩子一般,喝了忘川之水,把所有理型和知識忘得一乾二淨,投胎轉世為人。
若然,柏拉圖這一輩子所開創的理念哲學和自我的哲學訓練,不就枉費 ?
柏拉圖該怎麼辦 ?
不再沉思於理型,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不欲法、念法、樂法,不欲理型、不念理型、不樂理型,不再喝忘川之水,不再投胎轉世,實現其不入輪迴的末世論。
是嗎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經1195經、1196經。
註2 : 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水災起時至徧淨天,徧淨天為際。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所以,果實天是三災所不及的世界。見長阿含經世記經卷21三災品。
註3 : 見雜阿含經870經。
註4 : See, Timaeus, 30 c., 69 c.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8)
何謂少慢未盡 ?
尊者舍梨子說道 :「有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謂有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復學厭欲、無欲、斷欲,因學厭欲、無欲、斷欲故,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註1)
如是質多羅長者觀五陰無我無我所,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如同行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如是少慢未盡,然五下分結已斷,命終過摶食天(欲界六天)及餘意生天,越色界四禪果實天、無想天,生首陀會天(五淨居天),於彼般涅槃,不還生此世。
可見,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如是欲法、念法、樂法。這就是少慢未盡,有所得有所不捨。
如是長者少慢未盡,不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註2)
如是長者欲法、念法、樂法,不得滅盡涅槃,不得漏盡解脫。(註3)
若柏拉圖認為靈魂在投胎轉世為人前,沉思於理型,欲理型、念理型、樂理型,如是欲法、念法、樂法,不但不得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竟然過摶食天,下生人間。
若然,柏拉圖的靈魂脫離身體,振起翅膀回返理型世界,不再沉思於理型,不再欲理型、念理型、樂理型,不再欲法、念法、樂法,如是滅盡涅槃,如是漏盡解脫。
是嗎 ?
註解
註1 : 見中阿含第21經。
註2 : 佛告比丘 : 善法猶可捨,而況非法。曰 : 依憍慢滅憍慢、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慢中慢、增上慢,以無慢滅慢慢,滅無慢正慢,滅邪慢增上之慢,滅盡四慢。(見增一阿含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之1第5經)
註3 :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以甘露門而自饒益…捨離餘愛,愛盡、無欲、滅盡、涅槃。(見雜阿含第864經、第867經)如上經說,差別者,如是知如是見已,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見雜阿含第865經、第86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再述(二百二十)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7)
阿耆毗外道自承出家二十年,不得過人法、究竟知見、安樂住,唯有躶形、拔髮、乞食、人間遊行、臥於土中。
然,反問質多羅長者 : 汝為沙門瞿曇弟子過二十年,復得過人法、勝究竟知見否 ?
質多羅長者回答 : 汝今當知,質多羅長者要不復經由胞胎而受生,不復增於丘塚,不復起於血氣,如世尊所說五下分結,不見一結而不斷者。若一結不斷,當復還生此世。(註1)
質多羅長者不說得過人法、勝法和究竟知見,但記說已斷五下分結。(註2)
又,質多羅長者回答尼揵若提子,曰 : 我已求得,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我晝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終夜常住此三昧。(註3)
如是,質多羅長者於病苦中告訴周圍親屬 : 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見一結不斷…。
於是,即從牀起,結跏趺坐,正念正智 : 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五下分結有一結不斷。(註4)
佛陀對眾比丘說道 : 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
佛陀問道 : 行如是,往至何所 ?
佛陀接著說道 : 譬如燒麥+孚(麩或稃),纔然(燃)便滅……又譬若如鐵洞然(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又譬若如鐵洞然(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如是行者,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註5)
質多羅長者,不見有我,不自見有一結不斷,正念正智,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捨命,生不煩熱天,於彼般涅槃,不還生此世。(註6)
質多羅長者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
為什麼長者仍有少慢未盡 ?
因為,長者有所得而不捨,欲法、念法、樂法。
願聞其詳。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573經。
註2 : 佛陀告知比丘 : 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見雜阿含第64經。
註3 : 見雜阿含第574經。
註4 : 見雜阿含第575經。
註5 : 見中阿含第6經。
註6 : 見雜阿含第575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6)
曠野長者命終生無熱天,稍後,來到曠野精舍禮佛,述說 :「我於見佛不厭足、聞法不厭足、供養眾僧不厭足,身壞命終生無熱天。」(註1)
質多羅長者斷五下分結,命終生無煩熱天,亦於稍後來到菴羅林,放天身光,照耀整片樹林。(註2)
又,有一無煩天子現身祇樹給孤獨園禮佛,並說偈曰 : 我是阿那含 生彼無煩天 ….鞞跋楞伽村 我於彼中住 名難提婆羅 造作諸瓦器 迦葉佛弟子…..持此後邊身(註3)
這位無煩天的阿那含聖者,在迦葉佛時,住鞞婆陵耆(鞞跋楞伽)村,人稱陶師難提婆羅,是佛陀的善知識。(註4)
以上諸阿那含聖人斷五下分結,成就生天之德,生首陀會天,即無熱、無煩、善見、大善見、阿迦尼吒等五淨居天,超越欲界六天與色界四禪天,入有餘涅槃界(註5),何以致之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594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575經。
註3 : 見雜阿含第595經。
註4 : 迦葉佛駐世時,佛陀是梵志大長者無恚之子,人稱優多羅摩納或優多羅童子。有一次,陶師難提婆羅邀摩納同往禮事迦葉佛。優多羅竟然口出,”我不欲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不應得道”云云,予以拒絕。陶師遂抓摩納頭髮,將其拉下馬車。摩納心想,陶師必有正當理由,遂與陶師同往禮事迦葉佛。於是優多羅童子聽聞迦葉如來一番殷切說法,興出家修梵行之決心。優多羅童子後來即以梵行清淨,於該世往生兜率陀天,如同彌勒菩薩於釋迦牟尼佛世往生兜率陀天,以待降生為人,完成其成佛的誓願。(見中阿含第63經)
又尊者阿難白佛言:「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見中阿含第32經)
由此可見,陶師難提婆羅,這位現身祇桓精舍的無煩天子,不但是佛陀的善知識,還是敦促佛陀實踐其成佛誓願的推手,彰顯此佛法僧發願償願體系,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功能不衰。
註5 : 滅五下分結,即彼(五淨居天)般涅槃,不還來此世(受生),是謂有餘涅槃界。(見增一阿含經卷七火滅品第16第2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5)
昔摩竭國頻沙王,命終生天,來佛前自稱名闍尼沙,意即見道迹,並謂 :「 我本為人王,於如來法中為優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終,故得生為毗沙門天王太子。自從是來,長照明諸法,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於七生中常名闍尼沙。」(註1)
給孤獨長者曾於佛前作師子吼,謂 :「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淨信。諸在我舍而命終者,皆得生天。」(註2)
長者命終生天,隨即來祇園精舍禮佛,並禮尊者舍利弗和阿難。(註3)
頻沙王與給孤獨長者得信戒聞施慧,成就生天之德,唯不能於念天德或念天事,不起貪欲覺、瞋恚、害覺,不出染著心,不正向涅槃或不心解脫、慧解脫,於五欲功德,不離貪、瞋、癡,故生欲界諸天。(註4)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卷5闍尼沙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1241經。
註3 : 一說長者命終生忉利天,為忉利天子。(見增一阿含卷48非常品第51第7經)一說長者命終生兜率陀天,為兜率天子。(見雜阿含第593經)
然,世尊記說長者將於彌勒下生成佛時期,作為儴佉輪王之典藏寶善寶長者,爾後,出家成阿羅漢。(見增一阿含卷48非常品第51第8經)
因此,長者應得斯陀含果,與彌勒尊者和阿夷哆尊者先後往生兜率陀天,並與彌勒尊者和阿夷哆尊者先後下生人間。故而,世尊記長者得阿那含果,有誤。(見雜阿含第1030經)
註4 : 參考雜阿含第550經、第931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4)
佛陀曾應天帝釋提桓因之請,上忉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及三十三天人說法。(註1)
尊者大目揵連於三月安居後,前往探視,禮佛畢,問曰 :「種種諸天大眾雲集,彼天眾中有曾從佛世尊所說法,得不壞淨,身壞命終,來生於此 ? 」
佛答曰 :「如是,如是,此中種種諸天來雲集者,有從宿命聞法,得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身壞命終,來生於此。」
時,無量千數天子現於佛前,恭敬謂言 :「我亦成就於佛不壞淨,故來生此 ; 有言,我得法不壞淨 ; 有言,得僧不壞淨,得聖戒成就,故來生此。」各自記說得須陀洹法。 (註2)
又,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有四十、四百、八百、十千天子來詣尊者大目揵連,稽首禮畢,皆曰 :「我等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故生天上。」各自記說得須陀洹。 (註3)
如是無量諸天於佛前和尊者前,見證生天之德-----成就四不壞淨或信,得須陀洹果。
四不壞淨,即清淨信心、正信心,即得淨戒、施、聞、捨、慧(或信、戒、施、聞、慧),乃生天必備的德性。
四不壞淨乃天德,亦稱法鏡(註4)和諸天天道(註5)。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卷28聽法品36第5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506經。
註3 : 見雜阿含507經。
註4 : 謂聖弟子得不壞信,歡喜信佛……歡喜信法……歡喜信僧……信賢聖戒……是為法鏡。使聖弟子知所生之處,三惡道盡,得須陀洹,不過七世,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記此事。(見長阿含卷2遊行經第2之1)
聖弟子於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見雜阿含第851、852、853、854經)
註5 : 有(四)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何等為四 ? 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見雜阿含第847、848、849、85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六)

a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3)
如何念天,以成就天身 ?
當念天德。
如是,尊者摩訶迦旃延告諸比丘 :「…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燄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之)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諸天。」(註1)
什麼是天德 ? 天德是什麼 ?
欲界諸天上輩子作人時,對於佛法僧有清淨信心,於此人世間命終,即生彼欲界諸天。對於佛僧有清淨信心,得以生天,所以,這清淨信心就是天德,生天所必備的德性。
什麼是清淨信心 ?
佛陀這麼說 :「……若有正信心者,於此命終,生彼諸天。……彼得淨戒、施、聞、捨、慧,於此命終,生彼諸天。」(註2)
可見,清淨信心就是正信心,就是於佛法僧,得淨戒、施、聞、捨、慧(或信、戒、施、聞、慧) 。諸如,於四聖諦無間等,見諦,得須陀洹果 ; 於佛不壞淨(或信)、於法僧不壞淨(或信)、聖戒成就,證四不壞淨(或信),得須陀洹果,如是,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或,斷身見、戒取、疑三結,薄淫怒癡,得斯陀含果,天人一往來,究竟苦邊。
然而,諸聖弟子並無天眼通(或稱生死智證明),亦未能如前文所提,阿室已比丘和佛陀及四位尊者神通自在,得入如其像定(註3),現天身於欲界諸天乃至色界梵天。
若然,諸聖弟子如何確信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諸聖人,於此人世間命終,必生彼欲界諸天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550經,另參考雜阿含第554經、第931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931經。
註3 : 見中阿含卷7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五)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2)
佛陀上梵迦夷天,教正婆句梵天所起之惡邪見-----”此處常恆非變易法。”(註1)
佛陀居中、尊者阿若俱鄰在東方、尊者摩訶迦葉在南方、尊者舍利弗在西方、尊者大目楗連在北方,結跏趺坐,齊現於梵迦夷天一梵天頭頂上,教正此一梵天所起之惡邪見-----"此處常恆非變易法,純一出離,未曾見有來至此處,況復有過此上者。”(註2)
梵迦夷天不是柏拉圖所稱理型世界或永恆不滅之地,當然,更不是世界之頂。佛陀及四位尊者入於三昧,如其正受,化作梵天身,現於梵迦夷天,教正梵天的惡邪見。
諸行無常,器世界的成、住、壞、空循環不已。
佛陀指出,世間有三災,火、水、風災敗壞世間,這是所謂敗劫。
若敗劫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
梵迦夷天、欲界六天、阿修羅、人世間、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盡為火災所敗壞。
若敗劫水災起時至徧淨天,徧淨天為際。
光音天、梵迦夷天、欲界六天、阿修羅、人間、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盡為水災所敗壞。
若敗劫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梵迦夷天之上果實天為際。
徧淨天、光音天、梵迦夷天、欲界六天、阿修羅、人間、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盡為風災所敗壞。
由此可見,梵迦夷天不免於火、水、風災之敗壞。而梵迦夷天之上,更有光音天、徧淨天、果實天乃至四空天。(註3)
婆句梵天及另一梵天所持之見,顯然錯誤惡邪也。
佛陀及四位尊者皆俱三明六通,神通自在,隨心所欲,化作無量天身,並且皆已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自證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此解脫知見,完整詮釋柏拉圖無以現法自知自證的末世論。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1195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1196經。
註3 : 見長阿含卷21世記經三災品。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四)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1)
「如是,當某人注視這世界的美麗,同時回憶起真實美的理型,他的靈魂開始長出羽翼,然後,意願提振翅膀,直起高飛。」(註1)
柏拉圖相信,美的理型促使靈魂長出翅膀。(註2)
然而,美的理型涵蓋於善的理型,兩者皆源自上帝、我們的造物主和父親。
柏拉圖念念上帝、我們的造物主和父親,揭示美的理型。
如是,柏拉圖念天,靈魂脫離身體,振起翅膀,展現神通,翱翔理型世界。
靈魂展翅翱翔理型世界,這種神通的展現,不必等待靈魂解脫身體的束縛 ? 不必等待生命結束 ?
不知柏拉圖作何說明 ?
神通的展現,不待靈魂的解脫,是現法的,不是死後的。
阿室已比丘在”四大何由永滅的疑惑”,未獲正確解答前,仍未心解脫、慧解脫…未解脫身心的束縛……無明所蓋,愛結所繫。
但是,還是能展現神通。
阿室已比丘有身證,現法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
佛陀說 : 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不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身證。(註3)或謂 : 若有比丘八解脫身觸成就遊,不以慧見證漏已盡已知,如是比丘而有身證。(註4)
阿室已比丘未得三明,未得俱解脫,未得慧解脫,然,得身證……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故而,現法展現神通,化作四天王天身乃至梵天身,往來四天王天乃至梵迦夷天,毫無障礙。
柏拉圖對於靈魂的長翅、靈魂的振翅飛翔,展現神通,並非現法自知自證。
柏拉圖的末世論無法現法自知自證 ?
註解
註1 : “Such a one, as soon as he beholds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is reminded of true beauty, and his wings begin to grow ; then is he fain to lift his wings and fly upward.” See, Phaedrus 249 e
註2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前揭書,卷2,頁199。
註3 : 見雜阿含第936經。
註4 : 見中阿含第195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9月1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三)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00)
修行念天、廣布念天,可以成就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這怎麼說 ?
世尊告諸比丘 :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果報,成彼天身,眾行具足,乃成天身。(註1)
原來念天可以成就天身。(註2)
然,先成就神通,爾後成就天身。(註3)
阿室已比丘化作四天王天身上四天王天、化作三十三天身上三十三天、化作燄摩天身上燄摩天、化作兜率陀天身上兜率陀天、化作化樂天身上化樂天、化作他化自在天身上他化自在天、化作梵天身上梵迦夷天,問詢 : 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 ? (註4)
阿室已比丘雖有神通成就天身,仍未心解脫、慧解脫。
若柏拉圖乘於一乘道-----法法觀念住----念天,能否開發神通以成就天身 ?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廣演品第3第6經。
註2 : 閻浮提人身長三肘半,四天王天身長半由旬,三十三天身長一由旬,燄摩天身長二由旬,兜率陀天身長四由旬,化樂天身長八由旬,他化自在天身長八由旬,色界諸天身長更巨大,又,天有十法 : 飛去、飛來無限數,去、來無礙,天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身無不淨、大小便利,身無疲極,天女不產(色界諸天無女相),天目不眴,身隨意色,好黃則黃,好青則青,青黃赤白眾色,隨意而現。見長阿含經卷20世記經忉利天品。
又,由旬、由延(yojana)為計里程之數目。帝王一日行軍之里程為一由旬,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見,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頁882。
註3 : 佛陀聖戒具足,依四念處,正知正念,離諸欲不善法,得入初、二、三、四禪。如是,得定心,住不動地,於自身起變化心,化作異身,支節具足,……如是,化成彼身,得初勝法。……從己四大色身中起心,化作無量化身,得第二勝法。……一心修習神通智證,能種種變化,變化一身為無數身。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身,能飛行石壁無礙,遊空如鳥,履水如地……立至梵天,得第三勝法。….是謂無上明行具足。
如是成就無量神足,得無數天身。
見長阿含經卷13阿摩晝經。
註4 : 見長阿含經卷16堅固經。
又,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 ? 佛偈答 : 「何由無四大 地水火風滅 何由無麤細 及長短好醜 何由無名色 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 無量自有光 此滅四亦滅 麤細好醜滅 於此名色滅 識滅餘亦滅」,見同前長阿含經卷16堅固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9)
佛陀說,修行念天、廣布念天,可以成就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註1)
成就什麼神通 ?
成就三明六通。即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等三明,和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亦稱之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加上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共六通。
何謂沙門果 ?
所謂沙門果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註2)
又須陀洹果三結斷,斯陀含果三結斷、貪恚癡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結盡,阿羅漢果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註3)
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亦稱涅槃。(註4)
佛陀說 : 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成阿羅漢),於現法中,自身作證 :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更不受有。其次行淺者(成阿那含),斷五下分結,即於天上而般涅槃。其次三結盡、薄淫怒癡(成斯陀含),一來世間(天上人間一往來)而般涅槃。其次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七有天人往生),必得涅槃。(註5)
故而,修行念天,獲須陀洹果,極七往返(七有天人往生),必得涅槃 ; 獲斯陀含果,一來世間(人天一來往)而般涅槃 ; 獲阿那含果,即於天上而般涅槃 ; 獲阿羅漢果,自知不受後有。皆自致涅槃。
如是念天,同於柏拉圖的法法觀念住---內法、外法、內外法----念念善的天賦----念念善的理型---念念善和善理型的源頭----上帝、我們的造物主和父親------極致真理----念天----到彼岸,不入輪迴,自致涅槃----完成末世論證。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1十念品第2第6經。
註2 : 見雜阿含經第797經、第800經
註3 : 見雜阿含經798經。
註4 : 見雜阿含經第490經。
註5 : 見長阿含經卷五典尊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8)
柏拉圖透過哲學的自我訓練,恢復靈魂的彼岸記憶----意緣法,法法觀念住。
「所有事的發生,都有其原因。」
康德認為,原因概念並不來自某事的發生,而是受某事發生所引發。原因概念就是先天理念或理型( innate idea),即所謂先驗知識( knowledge a priori )。(註1)
這些先天理念或理型、先驗知識就是柏拉圖所謂隱藏在心裡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另有來自,例如善與美的觀念,來自一個不同世界,這世界超越了感官知覺,柏拉圖稱之理型世界。而人的感官知覺所認知的事物,僅是永恒理型的不完美複製品。
而且,其至關緊要者,就是善的理型,它超越所有存有和知識,但也是所有存有和知識的基礎。(註2)
善的理型來自造物主、上帝。(註3)
柏拉圖臨終前凝視"超越世界"("The beyond"),心懷"上帝、我們的造物主和父親,就是極致真理"("The ultimate truth is God, our Creator and Father) 。……閉上眼睛,他宣稱他感覺出他的靈魂"已解除束縛,能愉悅飛翔 (" as death approached him he declared that he felt his soul " loosened from bonds and able to fly away with joy. ")。(註4)
柏拉圖乘於一乘道-----法法觀念住----念天。(註5)
如是慧解脫。
註解
註1 : See, I.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op cit., p. 9
註2 : See,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p cit., Vol. 25, p.748
註3 : 造物主、上帝是善的,善者從不嫉妒任何事物。由於已無嫉妒,上帝意願所有物,盡其可能,會同祂一樣盡善盡美。這是上帝創造世界的緣由。See, Timaeus 29 e sq.
註4 : See, Timaeus, Introduction ; 81 d
註5 : 見,增一阿含經卷1十念品第2第6經、增一阿含經卷2廣演品第3第6經、雜阿含經第550經、雜阿含經第931經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一十)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7)
這不滅靈魂還是難免輪迴之苦,難免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行無我的生死輪迴,此即佛陀所謂 :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註1)不知涅槃即滅盡。
柏拉圖於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行無我的生死輪迴,不知滅盡即涅槃、涅槃寂靜 ?
固然,這不滅靈魂無論經歷多少生死輪迴,一如Thales的Arche無論經歷多少轉化(transmutations),本質不變。但是 :
在輪迴人間之前,靈魂沉思著理型,涵泳在純粹且完美的知識裡。但是在輪廻過程,靈魂喝下忘川(Lethe)之水,忘記他過去直接沉思理型而得到的知識。(註2)
靈魂在轉世為人之前,已忘記其彼岸的所有經歷,其心靈空白如一張白紙。
不過,柏拉圖還是認為,這知識並未被刪除,其實只是隱藏在人們的心裡,只要透過哲學訓練,就能喚醒知識。換言之,人的肉體使靈魂退縮,但經由某種「溯源」,靈魂可以再度發現並恢復原有的知識,使他重返超越的世界。(註3)
所以,柏拉圖的末世論,即如何使不滅靈魂不入輪迴,不是於色、受、想、行、識五陰,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滅盡無常諸行,寂靜涅槃。(註4)
柏拉圖末世論的實踐,在於恢復靈魂的彼岸記憶,以自行重返超越的世界( The Beyond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266經、第267經。
註2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前揭書,卷2,頁196。
註3 : 同上。
註4 : 見雜阿含第75經、第68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6)
人的永恆不滅靈魂( the immortal soul),係由上帝親自播下種子,培育而成。Timaeus 這麼說。(註1)
故此不滅靈魂並非無明行所緣之識。無明行所緣之識,異生異滅、無常、變易、磨滅、生滅。此靈魂則非無常、變易、磨滅、生滅之存有(being)。
如是,蘇格拉底重視此靈魂的無價,靈魂是知識的來源。柏拉圖更進一步,視此靈魂的價值逾於生命,因為,此靈魂才屬於理型和永恆的世界。(註2)
靈魂來自上帝、靈魂不滅、靈魂必歸屬理型和永恆的世界(即彼岸),形構柏拉圖的末世論。
人的身體,這六觸入觸所建構的五受陰識身,乃是無常、變易乃至磨滅、生滅的生命體。
然而,Timaeus視身體為靈魂的載具( the vehicle of the soul)。(註3)
佛陀仍視六觸入處為無上修根。(註4)
柏拉圖認為身體(soma)是靈魂的監獄(sema),靈魂被禁錮在身體。(註5)
甚至認為身體是靈魂的墳墓,死亡才是解脫。(註6)
那麼,柏拉圖的解脫道為何 ? 就在不滅靈魂乎 ?
註解
註1 : See, Timaeus, 41 d sq.
註2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前揭書,卷2,頁195
註3 : See, Timaeus, 69 c
註4 : 見雜阿含第282經。
註5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前揭書,卷2,頁184
註5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前揭書,卷2,頁198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5)
Parmenides所謂 :「吾人所熟悉的世界,萬物周旋,生成或消逝,… 」(The familiar world, in which things move around, come into being and pass away.),彰顯諸行無常、是磨滅法乃至生滅法,正是上帝指示其子女創造三族類有限生命的存有,其所欲營造的教育場域。
上帝刻意營造諸行無常、變易乃至磨滅、生滅的世界,使得世界處處充滿智慧的啟發,如是慧解脫。
諸行無常啟發諸行是苦、諸行無我乃至寂靜涅槃的思維,無常、苦、空、非我思維,如是無間等。
如同Timaeus所說 :「由於有了日、月、星辰的”視界”(sight),白天、夜晚和年、月、日等時間、數目,以及探索宇宙真相的能力,並衍生出哲學 (philosophy)。這是諸神賜給生命有限人類最大的禮物。」(註1)
諸行無常的生滅不息世界,不就是上帝賜給諸追求真知與智慧者的最厚實禮物 ?
至於,上帝的作為,上帝的創造宇宙與眾神,是否無常 ?
亦即,上帝所創造宇宙與眾神,是否無常,變易乃至磨滅、滅亡 ?
上帝所創造的宇宙,是單一動物,其自身涵藏所有其他有限生命和無限生命動物(註2)。而上帝所創造的眾神,非全然生命恆永、不可毀壞,但是不會被毀滅,亦不遭受死亡命運。
如是,上帝諸行、諸作為,可說亦常亦無常。
上帝子女、眾神創造三族類有限生命的存有,其創造物生命有限,是無常、變易乃至磨滅、生滅的生命體。
因此,吾人可以說 :「眾神之行,乃無常也。」
註解
註1: See, Timaeus, 47 a
註2: See, Timaeus, 69 c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4)
諸行無常,諸行所緣生之六觸入處、五陰亦是無常。
尊者舍利弗如是說 : 眼、耳、鼻、舌、身、意六觸入處無常,是生滅法,於此六觸入處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註1)
色、受、想、行、識五陰無常,是磨滅法,是生滅法,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註2)
柏拉圖如何知見諸行無常、六觸入處無常、五陰亦是無常 ?
Timaeus如是述說,謂上帝告訴眾神 :「眾神、眾神子女,汝等皆是我的作品,對於汝等而言,我就是工藝家和父親。……汝等究竟還是受造物,所以汝等非全然生命恆永、不可毀壞,即或如此,汝等確然不會被毀滅,亦不遭受死亡命運。現在仔細聽我的指示 : 仍有三族類有限生命的存有,等待創造。缺少他們,這宇宙即不完整--」(註3)
可見,上帝和上帝的子女皆有創造。創造、創作就是作為,就是行、行動。
上帝和上帝的子女皆有行,有別於Parmenides 所指的不變和不動的”絕對存有”或”唯一”(“The Absolute Being”;“What is”or ”The One”)。
不變的”絕對存有”或”唯一”係不動,無行、沒有行動,就沒有創作、創造,也就沒有所謂宇宙的創造和生命的創造。
Parmenides說 :「吾人所熟悉的世界,萬物周旋,生成或消逝,僅是一個吾人信以為真的信念世界(意見) 。 」 (註4)
這就是不見”絕對存有”或”唯一”有行,有行動、有創作、創造,不見宇宙的創造和生命的創造,若Parmenides的個人意見吧。
柏拉圖能從上帝和上帝子女的行、作為、創造,如實知見諸行無常、六觸入處無常、五陰亦是無常 ?
註解
註1: 見雜阿含第251經。
註2: 見雜阿含第256經。
註3: See, Timaeus, 41 a-b
註4: See,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15 th Edition, Vol. 25, p. 745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八)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六)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3)
諸佛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因緣法或緣起法及緣生法乃至四聖諦。然此等諸法皆有所本,皆本於四法本末,即: 一. 諸行無常,二.諸行是苦,三.諸行無我,四.涅槃即永寂。
故謂 : 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註1)。
如是,修無間等,於四聖諦無間等,於緣起法無間等,於四聖諦、緣起法無間等,見法得法知法。
佛陀入滅後,長老闡陀猶未見法,於是處處請人為其說法。
諸比丘告之 : 五陰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乃謂 : 我已知五陰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寂滅。但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此中云何有我 ? 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註2)
觀五陰無常,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所。(註3)
長老闡陀不解五陰非我、非我所,不能拋棄常見。
有一時,佛告諸比丘 : 所有色受想行識,若過去、現在、未來,若內若外,若麄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
會中有異比丘作是念 : 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 (註4)
陷入斷見。
尊者阿難於是告訴長老闡陀 :
世尊如是教導摩訶迦旃延,謂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滅。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如是,長老闡陀見緣起便見法,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註5)
如是觀四法本末 : 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行無我,涅槃即永寂。
如是觀三法印 : 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寂滅。
如是無間等。
故謂諸行無常。
柏拉圖有此認知否 ? 能無間等否 ?

註解
註1 :
舍利弗尊者說道 :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法。所以者何 ? 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彼厭此過去、未來、現在五盛陰,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不更受有,知如真。見中阿含第30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262經。
註3 : 參考雜阿含第9經、第10經、第11經、第12經。
註4 : 見雜阿含第58經。
註5 : 參考雜阿含第298經、中阿含第3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五)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2)
佛陀為無量天人眾正行說法,為說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滅道四聖諦,使得所有聞法天人眾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於四聖諦無間等,具足見諦與得無間等果。如是,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註1)
佛陀說,無論是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 斷三結使,薄貪恚癡,成斯陀含 ; 斷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成阿那含 ; 貪瞋癡永盡,成阿羅漢 ; 得辟支佛道證乃至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皆在於知四聖諦,於四聖諦如實知、如實見、如實無間等。
所以,佛陀說,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註2)
如何修無間等 ?
尊者舍利弗如是說,當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
如是思惟,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 斷三結使,薄貪恚癡,成斯陀含 ; 斷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成阿那含 ; 貪瞋癡永盡,成阿羅漢。
成阿羅漢仍應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為得未得故,為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註3)
如是念念無常、苦、空、非我(註4),登彼岸,見故城邑故王宮殿,乃至不受後有,如同柏拉圖的理型或理念哲學,念念上帝的至善是所有理型的基礎(註5),登彼岸,見理型世界、上帝的永恆世界,不入輪廻,成就末世論證。
註解
註1: 見增一阿含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第10經,增一阿含卷20聲聞品第28第7經,增一阿含卷35莫畏品第41第1經。
註2: 見雜阿含第393經。
註3: 見雜阿含第259經。
註4: 見雜阿含第1經、第2經、第9經、第10經、第11經、第12經。
註5: [vision to see“the beyond”and that the ultimate truth is God, Our Creator and Father] ---See, Timaeus, The Introduction.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四)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1)
接上"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三)
註解
註5 :
身見、戒取、疑三結使又稱身邪、戒盜、疑三結使。
世尊告諸比丘 : 有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到彼岸 。
云何為三 ? 身邪、戒盜、疑 。
彼云何為身邪結 ?
所謂計有我,生吾我想,有眾生想,有命、有壽、有人、有士夫、有緣、有著,謂名為身邪之結 。
彼云何名為疑結 ?
所謂有我耶、無我耶 ? 有生耶、無生耶 ? 有我人壽命耶、無我人壽命耶 ? 有父母耶、無父母耶 ? 有今世後世耶、無今世後世耶 ? 有沙門婆羅門耶、無沙門婆羅門耶 ? 世有阿羅漢耶、世無阿羅漢耶 ? 有得證者耶、無得證者耶 ? 是謂名為疑結。
彼云何為戒盜結 ?
所謂戒盜結者,我當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長者家、生婆羅門家,若生天上及諸神中, 是謂戒盜結。
而所謂此岸者即身邪,彼岸者身邪滅。
(見增一阿含卷16高幢品第24之3第3經 )
又佛說 : 非彼岸者邪見乃至邪定,彼岸者正見乃至正定。
(見雜阿含經卷第771經)
如是,佛陀為無量天人,在猶未三自歸前,漸次說法,為說諸佛世尊常所說法, 苦集滅道四聖諦,無量天人眾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於四聖諦如實知,具足見諦,得無間等,斷三結使,成須陀洹果,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故謂 : 見到人(即見諦人),謂有人斷三結,成須陀洹不退轉法。(見增一阿含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第10經)
謂: 三結盡,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增一阿含卷20聲聞品第28第7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三)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0)
接上"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二)
註解
註4 :
何謂無間等 ? 何謂得無間等或得無間等果 ? 何謂與無間等俱 ? 何謂正無間等 ? 如何修無間等法 ?
佛為憍慢婆羅門漸次說法,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得無間等。(見雜阿含經卷4第92經。)
”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即見諦。可見無間等是由見諦而得的慧力。
如何解四聖諦 ?
苦集滅道是法住法空,顯現五受陰的無常、苦、空、非我,同步,印證苦之元本-----即四法本末-----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槃休息(為永寂或滅盡)。(見增一阿含經卷18四意斷品第26之1第9經及第10經,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4經,增一阿含經卷36八難品第42之1第3經。)
如實知見四聖諦,解四聖諦苦集滅道,無常、苦、空、非我,見諦,同步印證苦之元本----四法本末,如是四聖諦與四法本末無間等,稱無間等或稱於四聖諦無間等,即得無間等果的斷集滅苦或解脫苦慧力,斷身見、戒取、疑三結使,證須陀洹果。故稱得無間等果或與無間等俱。
從信師父如是說 :「無間等是一種智慧,就是從無常、苦、空、非我四法本所悟五陰即是空的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智商。但是見諦得無間等,畢竟還未修證,常在欲心、瞋心、害心中過生活,和未見諦的人一樣,一定要隨順學,才能漸漸縮短間斷的距離,直到正無間等。」(見釋從信著,廣善精舍出版,五陰,雜阿含第一經至第八十七經,頁134)
如何修無間等或無間等法 ?
尊者舍利弗言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維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 ? 是所應處故。」(見雜阿含經卷10第259經,另參考雜阿含經卷10第265經。)
佛陀說 :「於諸所有色(受、想、行、識)……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見雜阿含經卷1第23經,另參考雜阿含經卷1第24經、雜阿含經卷37第1128經。)
可見正無間等是慧解脫,勤於修習無間等,自知自證心解脫時,就是得正無間等(見釋從信前揭書,頁133至134)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0)
接上"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一)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經卷34第964經。
註2 : 以下經文見雜阿含經卷15第396經。
註3 : 所有集法即所有的苦集法,所有苦的來源。
苦有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恩愛別離苦,簡而言之,就是五盛陰苦。故而,種種五盛陰苦的來源,就是集法,就是愛結。(見增一阿含經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第1經。)
故謂眾生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見雜阿含經卷10第267經。)
集法或苦集法滅,即苦的來源斷除,苦的原因消滅,苦不再生。
佛陀將一大水池水比喻見諦者,其所斷眾苦。而士夫用毛草或指爪從大水池所沾起的水,比喻未斷餘苦。
尊者舍利弗進而闡釋,謂聖弟子具足見諦,得無間等果,所有凡俗邪見、身見、根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起,謂憂慼隱覆慶吉保惜說、我說、眾生說,奇特矜舉,如是眾邪悉皆除滅,斷除根本如折多羅樹,於未來世更不復生。(見雜阿含經卷5第109經,另參考雜阿含經卷16第440經。)
佛陀亦謂,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見雜阿含經卷12第296經,另參考雜阿含經卷12第297經。)
聖弟子具足見諦,得無間等果,證須陀洹果,此種慧解脫,雖不如阿羅漢慧解脫,自知不受後有,然所有集法一切滅已,斷眾苦、斷諸苦本,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其餘苦些微,不足為慮。故謂須陀洹聖人不墮惡道,必趣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零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9)
佛陀正行說法,轉無上法輪,為眾生漸次說法,欲使眾生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具足見諦與得無間等果,慧解脫,證須陀洹果。
而佛陀說法時,所有聽法眾並非皆先已三自歸,即,並非盡是佛陀的優婆塞、優婆夷弟子,可見這種慧解脫,自知自證,非以信仰為前提,可謂理性自發。
而且,這種慧解脫並無退轉情事。
故而,佛陀回答外道出家婆蹉 :「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塞居家,妻子香華嚴飭、畜養奴婢,於此法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一往一來,究竟苦邊。」
「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畜養男女,服習五欲,華香嚴飾,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註1)
證須陀洹果有何功德 ?
佛陀告諸比丘 (註2):
「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註3),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註4),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註5),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本文註解見於后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8)
接上"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九)
註解
註3 : 燈光如來為其父王及四十億人民、為地主大王及另四十億人民漸次說法。見增一阿含經卷13地主品第23第1經。
註4 : 毗婆尸如來為王子躓沙、為大臣騫荼、為槃頭城八萬四千人民漸次說法。見長阿含經卷1初大本緣經。
註5 : 彌勒如來為魔王大將及其所率欲界無量天人、為善財長者及八萬四千人民
、為儴佉聖王及另八萬四千人民漸次說法。見增一阿含經卷44十不善品第48第3經。
註6 : 釋迦如來為父王真淨王漸次說法。見增一阿含經卷15高幢品第24之2第1經。為給孤獨長者漸次說法。見中阿含經卷6 第28經。為阿羅漢弟子福貴漸次說法。見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第2之2 。為毗舍離婬女菴婆婆梨女子漸次說法,使其證須陀洹果,捨本所習。見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第2之1。為沸伽羅婆羅門漸次說法。見長阿含經卷13阿摩晝經。為究羅檀頭婆羅門漸次說法。見長阿含經卷15究羅檀頭經。為修摩提女士與滿富城八萬四千人民漸次說法。見增一阿含經卷22須陀品第30第3經。
註7 : 見諦所斷眾苦,如彼池水,於未來世,永不復生。見雜阿含經卷5第109經。如大湖水甚多無量,如是聖弟子具足見諦得聖道果(須陀洹以上) ,斷諸苦本(如彼大湖水甚多無量),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餘不盡者,如彼士夫毛髮指端(從彼大湖)所滴之水。見雜阿含經卷16第440經。
如是見諦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如同慧解脫者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知見,善見善覺善修善入,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參考雜阿含經卷12第296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7)
佛陀成等正覺後,前往波羅奈鹿野苑仙人住處,對五比丘三轉十二行四聖諦,稱為初轉法輪。(註1)
四聖諦是法輪。
四聖諦的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稱之正行說法。佛陀說,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世尊,皆有此正行說法。(註2)
三世諸佛世尊如是正行說法,轉無上法輪,其說法漸次,如下:
(一).示教利喜,勸發渴仰,使聞者生歡喜心。
(二).說端正法.,謂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生死為穢,出要為上,使聞者心意柔軟。
(三).說苦、集、滅、道,敷演開解,分布宣釋。
過去佛世尊燈光如來(註3)、毗婆尸如來(註4)如是說法,未來佛世尊彌勒如來如是說法(註5),釋迦牟尼佛世尊亦如是說法(註6)。
使得所有聞法眾,一如前文所提,修摩提女士與滿富城八萬四千人民,聞佛漸次說法,皆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諦,證須陀洹果。
如是斷無量苦(註7),療癒無量病痛,正向生命、自由與幸福的追求,以臻個人終極目的。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經卷15第379經、增一阿含經卷14高幢品第24之1第5經。
註2 : 見中阿含經卷7第31經。
*註3以下待續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6)
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佛陀說,成就以上四法或療治眾生病的四德,堪稱大醫王。佛陀俱備療治眾生病的四德,就是大醫王。(註1)
這怎麼說 ?
生老病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這是眾生病,稱之苦聖諦。佛陀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如是,善知病。
愛結是苦源,亦是病源,稱之苦集聖諦。佛陀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如是,善知病源。
愛欲永盡無餘,苦盡,病癒、更不復發,稱之苦滅聖諦。佛陀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如是,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賢聖八正道根除苦源,根除病源,稱之苦滅道跡聖諦。佛陀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如是,善知病對治。(註2)
佛陀說,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註3)
佛陀行於八正道,三轉十二行四聖諦,生眼智明覺,愛結斷、愛盡、貪欲瞋恚愚癡永盡, 心解脫,無明滅明生,慧解脫,解脫生老病死苦,成就不生法,自知不受後有,成等正覺,開示顯發四聖諦。
佛陀開示四聖諦,作為療治眾生病的藥方。(註4)
而此藥方是本所未曾聞法 。(註5)
如是,佛陀作為無可比擬的無條件性立法實體之典範,創立此得以成就不生法之四聖諦,根治自己本身及眾生的無始生死病苦。
如是,四聖諦是佛陀的創新立法。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89經。
註2 : 參考,增一阿含經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第1經、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89經。
註3 : 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6經、第267經。
註4 : 論者謂 : 佛陀使用印度醫學的方法,先診斷出疾病,然後發現其病因,最後提出對治的方法。佛陀的藥方就是四聖諦,因為它提出治療存在之苦的方法。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廖素霞、陳淑娟譯,前揭書,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156. 四聖諦和中道。為什麼 ? 頁95。
註5 : 佛陀說,此苦、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見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9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5)
佛陀在尼連禪河邊樹王(註1)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住於父母境界(註2),發現賢聖戒律、三昧、智慧、解脫四法,即八正道(或稱中道) 、古仙人道、古昔諸佛所遊行處,到達彼岸(註3),"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流"。
佛陀行於八正道,發現緣生法、因緣法或緣起法,並逆順觀因緣法緣起法,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實發現苦、集、滅、道四聖諦,並於此本所未曾聞法,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註4),同於十方三世諸佛世尊所證無上正等正覺,十號具足(註5)。
除了這十名號外,佛陀還稱自己是大醫王。
乃謂 : 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於生根本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註6)
佛陀為什麼如是自許 ?
若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生 ? 生屬誰 ? 乃至行屬誰 ? 行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註7)
如是,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證不受後有,於未來世成就不生法。
佛陀成就不生法,開示顯發苦、集、滅、道四聖諦,教導眾生如何成就不生法。這不生法不就是無條件性立法實體,為自己及眾生所立之法 ?

註解
註1 : 樹王或稱道樹,通稱菩提樹,見雜阿含第卷23第604經。亦稱吉祥樹,見長阿含卷1初大本緣經、增一阿含卷44十不善品第48第4經。
註2 : 佛陀自憶童年在父王樹或閻浮樹下,離諸欲惡不善法,正念正智,遊心於初二三四禪。見中阿含卷8第32經、增一阿含卷23增上品第8經。
正念正智就是依於四念處,見雜阿含卷37第1028617經。四念處稱父母境界,見雜阿含卷24第617經、第620經。四念處亦稱,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見雜阿含卷24第638經、第639經。亦稱一乘道,見雜阿含卷19第535經、卷24第607經、卷44第1189經。亦稱行自境界,從父所得,見中阿含卷15第70經。
註3 : 赤馬或馬血天子問佛陀,神足飛行可越過世界邊,到達不生不老不死處否 ? 佛陀回答八正道可到達不生不老不死的彼岸。見雜阿含卷49第1307經、增一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之1第1經。
註4 : 見雜阿含卷15第379經轉法輪經。
註5 : Ten titles of The Buddha : 如來Tathagata ; 應供Arhat ; 正徧知或等正覺Samyak-Sambuddha ; 明行足Vidyacarana-sampanna ;善逝 Sugata ; 世間解Lokavid ; 無上士Anuttara ; 調御丈夫Purusa -damya-sarathi ; 天人師Sasta deva-manusyanam ;佛世尊 Buddha-lokanatha or Bhagavan.見中英佛學辭典,Compiled by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p. 52, 佛光出版社印行(1962)
註6 : 見雜阿含卷15第389經 。
註7 : 見雜阿含卷12第297經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六)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4)
佛陀從八正道如實知見,苦(老病死)、集(老病死集)、滅(老病死滅)、道(老病死滅道跡)。
如實知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苦),行集(集),行滅(滅),行滅道跡(道)。
如是,如實知見因緣法或緣起法、緣生法,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苦集,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如實知見苦聖諦和集聖諦。苦滅,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如實知見滅聖諦和道聖諦。
如是逆順觀十二因緣法或緣起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註1)
如是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如來應等正覺。(註2)
佛陀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四眾,開示顯發四聖諦、八正道(四諦之道諦)及因緣法或緣起法、緣生法。
佛陀從八正道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岸)。
於是秉告前述聞法四眾 : 大王,當率人民前往彼岸樂居。(註3)
然而,佛陀一再宣說八正道是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亦隨去"、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 (註4)
佛陀一再宣說八正道是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古昔諸佛所遊行處。(註5)
如是,佛陀是發現者,發現彼岸和到彼岸的路徑,並樂於當領航者或導引者。
佛陀不是開路者,不是彼岸的開創者。
若然,佛陀如何說是八正道---賢聖戒律、三昧、智慧、解脫等四法,其立法者 ?
佛陀如是說 :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註6)
所以,佛陀勿庸立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佛、成等正覺是水到渠成之事。
是嗎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卷12第287經、雜阿含卷15第366經、雜阿含卷15第369經、增一阿含卷31力品第38之1第4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402經、長阿含經卷阿少+兔夷經 。
註3 : 見雜阿含卷12第287經 。
註4 : 同上。
註5 : 見增一卷31力品第38之1第4經。
註6 : 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五)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3)
佛陀向吉祥梵志要了幾把剛割下來的青草,並作說明 :
「吾欲敷樹王下,求於四法。云何為四 ? 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註1)
什麼是賢聖戒律、三昧、智慧、解脫四法 ?
佛陀捨棄無所有處成就遊,離開阿羅羅伽羅摩,即前述羅勒迦藍或阿羅邏迦藍(Arada Kalana) 。捨棄度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離開鬱陀羅摩羅子,即前述優蹋籃弗、鬱頭藍弗或優陀羅羅摩子(Udaraka) 。認為此等法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註2)
佛陀也捨棄六年苦行,並向鹿野苑五比丘說道 :
「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法、無義相應。」(註3)
佛陀六年所行苦行屬自煩自苦、非賢聖法、無義相應,因此,捨棄。
「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此中道「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註4)
佛陀在樹王下所求四法,怎會是八正道 ?
正語、正業、正命,此三支道,聖戒或聖戒律聚所攝。正念、正定,此二支道,聖定或聖三昧聚所攝。正見、正志、正方便,此三支道,聖慧聚所攝。(註5)
可見八正道具足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
而且,佛陀從此八正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證實八正道具足賢聖解脫,是無上解脫之道。(註6)
故而,佛陀向眾比丘說道 : 「我今日成無上正真之道,皆由(此)四法而得成果。」(註7)
惟,佛陀如何求得此四法 ? 向誰求得此四法 ?
或此四法乃為佛陀所自知自覺,乃無條件性立法實體或立法者所自發自創,以完成其終極目的 ?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
註2 : 見中阿含經卷56第204經。
註3 : 同上。
註4 : 同上。
註5 : 見中阿含經卷58第210經。
註6 : 見雜阿含卷12第287經。
註7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四)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2)
佛陀說,初禪成就遊得第一增上心,第二禪成就遊得第二增上心,第三禪成就遊得第三增上心,第四禪成就遊得第四增上心。如是得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輭善住,得不動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得第一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
學於生死智通作證,......得第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
學漏盡智通作證,.......得第三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謂生死智作證明達,謂漏盡智作證明達。(註1)
又佛陀說,捨欲惡不善法,與覺觀俱,離生喜樂,得入初禪乃至得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恚愛無動之地,彼得定心,清淨無穢,柔輭調伏,住不動地。接著 :
一心修習神通智證、證他心智、證天耳智。
一心修習宿命智證,...... 能以定心,清淨無穢,住不動地,以宿命智能憶無數劫事,...得第一明,無明永滅,大明法生,闇冥消滅,光曜法生,此是宿命智明。
一心修習見生死智證,...... 以定心清淨,住無動處,見生死智證,以天眼淨盡見眾生所為善惡,隨業受生,往來五道,皆悉知之。....得第二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智慧光,此是見眾生生死智證明也。
一心修習無漏智證,......以定心清淨,至(住)不動地,得無漏智證,乃至不受後有,此是得第三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闇冥,出大智光,是為無漏智明。
佛陀說,是為無上明行具足。(註2)
如是,離欲離諸惡不善法,入初、二、三、四禪,得三明達或得三明六通無上明行具足,無明滅而明生。
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註3)
如是逆順觀十二因緣法或緣起法,成無上正等正覺。
若然,則除離欲離諸惡不善法外,勿庸另求他法,入初、二、三、四禪,得三明達或得三明六通無上明行具足,乃至成無上正等正覺。
是嗎 ?
註解
註1 : 見中阿含經卷51第194經。
註2 : 見長阿含經卷13阿摩晝經。
註3 : 見雜阿含第297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三)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1)
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註1) ; 貪欲意解,除諸惡法(註2) ; 無貪欲想(註3) ;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覺身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樂滅苦滅,憂喜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註4)。
如是,離生喜(心)樂(身),遊於初禪。定生喜(心)樂(身),遊於第二禪。離喜(心)覺樂(身),遊於第三禪。不苦不樂,遊於第三禪。
若然,樂覺乃欲使,不苦不樂覺乃無明使。
如何說言,離欲生明,或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成就初、二、三、四禪而生明,以滅無明 ?
法樂比丘尼如是回答 : 非一切樂覺欲使也,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
云何樂覺非欲使 ? 若比丘離欲離諸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謂樂覺非欲使。所以者何? 此斷欲故。
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 ; 離喜得樂,得第三禪成就遊,其樂覺非欲使,亦應如是說。
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 ?
樂滅苦滅,憂喜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所以者何 ? 此斷無明故。(註5)
若然,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成就初、二、三、四禪,不生欲使、無明使。
唯,得初、二、三、四禪成就遊,如何生明滅無明 ?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
註2 : 見同上。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1經。
註4 : 見中阿含經卷51第194經。
註5 : 見中阿含經卷58第21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80)
佛陀告訴比丘眾 : 緣起法(或因緣法、緣生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乃至純大苦聚集。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註1)
然而,無明何以滅 ? 如何滅無明?
佛陀說 : 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註2)
所以說,只要離欲就能生明。明生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若然,如何離欲而生明 ?
佛陀如何離欲 ?
佛陀自憶,童年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乃至得二、三、四禪成就遊。(註3)
這就是"離欲而生明" ?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
若然,佛陀立了什麼法,無婬無欲,除諸惡不善法,離欲生明 ?

註解
註1 : 見雜阿含第299經。
註2 : 見雜阿含第297經。
註3 : 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中阿含第32經、中阿含第117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9)
論者謂 : 還有另一個學說,更生動地描繪和闡述主宰生死輪迴的因果連結。這個學說就是「緣起法」(pratiya-samutpada ; Pali, paticca-samuppada),由十二個元素組成,首先是無明,有無明始有意欲而生行(samskaras)......依序產生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以至於老死。本質上,無明、欲望和存在是互為依存的,他們共同解釋生死輪迴從不間斷的鎖鍊。
這個分析和分類的方法不是佛陀所創。(註1)
的確,所謂緣起法或因緣法、緣生法並非佛陀所創,亦非佛陀學自他人。
佛陀謂:
云何為因緣法 ? 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 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註2)
佛陀自己發現十二因緣法或緣起法,並逆順觀察此法而成等正覺。(註3)
如是,佛陀並未立任何法,以成就其終極目的。
若然,吾人得否將佛陀,視為康德之所謂"無條件性立法實體" (The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之典範 ?
註解
註1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廖素霞、陳淑娟譯,前揭書,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157. 事物的無常和無我的學說,頁96。
註2 : 見雜阿含第296經。
註3 : 見雜阿含第369經、第370經、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雜阿含第287經、第366經、增一阿含經卷31力品第38之1第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九十)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8)
梵志女須深問尊者大拘絺羅 :
「優蹋籃弗、羅勒迦藍 ,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終。世尊記此二人,一生不用處,一生有想無想處。此二人盡其壽命,各復命終,一人當為邊地國王....... ,一人當為著翅惡狸....... ,命終之後,各生地獄中。然復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何故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 ?」
因為,無人問起,所以,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尊者大拘絺羅如是回答。而且,即使尊者具四辯才,還是無能知此二仙人,何時當盡苦際。(註1)
優蹋籃弗、鬱頭藍弗或優陀羅羅摩子(Udaraka)係摩揭陀國人,瑜伽派行者,是有神論者,預設上帝,即大自在天(Isvara)的存在,其解脫之道著重在靜坐冥想的技巧,佛陀曾從其學瑜珈術,並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羅勒迦藍或阿羅邏迦藍(Arada Kalana)毘舍離城之婆羅門導師,傳授早期數論,是無神論者,其解脫的唯一方式乃形而上學知識,佛陀從其學,成就無所有處定。 (註2)
無所有入處界,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處界者,緣有第一可知。彼無所有入處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處界,於第一正受而得。兩無色界定並不循色界四禪而得。(註3)而非想非非想處界天,壽八萬四千劫或有減。無所有入處天,壽四萬二千劫或有減。壽終還入輪迴,不免三惡道之苦。(註4)
猶如轉輪聖王自行十善,亦復教人,使行十善,成就十善業,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四天下,不以兵仗,死後生天,然不免三惡道之苦。(註5)
佛陀出家,拋棄其可成就的人間極位轉輪聖王,出家後,又捨棄可得極壽的兩無色界定,爾後,更放棄傳統的解脫道---苦行。
然而,佛陀另尋其他途徑,走出自己的路,獲得解脫苦的究竟之道,完成其終極目的。
如是,吾人當認識此無條件性的立法實體。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十勸請品第十九第8經。又,佛陀成道後,經大梵天王殷切勸請說法,想起當先為鬱頭藍弗和羅勒迦藍說法,然兩人皆已命終,無從救度其人免於三惡道之苦。見增一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第5經。
註2 : 見默西亞˙埃里亞德著,廖素霞、陳淑娟譯,前揭書 : 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頁76、57。
註3 : 見雜阿含第456經。
註4 : 見長阿含世記經忉利天品。
註5 : 見雜阿含第835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第三十九第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7)
佛陀這麼說 :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註1)
佛陀在迦葉如來世時,不能成佛,因為,世無二佛。(註2)
也不證三果阿那含,俾免生淨居天,不來人間受生,不得人身。(註3)
當然,更不能證不受後有。
因此,佛陀在迦葉如來時,雖命終生兜率哆天,不在天上成佛,必須選擇父母,下生為人,完成其成佛誓願。
佛陀謂言 : 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乃為偈,曰 : 諸佛出於人....... 。(註4)
佛陀以其為人故,終得自知自證成等正覺,完成其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註5)
康德(Immanuel Kant)乃曰 :
僅於人,亦僅能於人,以其為道德主體。就目的而言,吾人得認識無條件性之立法實體,據此其人得單獨作為一終極目的。而整個自然乃有目的受其支配。(註6)
康德是否以佛陀為完成個人終極目的之典範 ? 固然,不得而知。但是,佛陀的無上成就,堪作為終極目的自主的典範。
註解
註1 : 見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第3經。
註2 : 見增一阿含經卷32力品第38之2第1經。
註3 : 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4 : 見增一阿含經卷18四意斷品第26之1第6經。
註5 : 見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註6 : "Only in man, and only in him as subject of morality, do we meet with unconditioned legislation in respect of purposes , which therefore alone renders him capable of being a final purpose, to which the whole of nature is teleologically subordinated. "See,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ement,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H. Bernard, D. D., D. C. L., Macmillian and Co., Limited, 1914, p. 361.
本文錄自拙作"人權之法理基礎"(1983),頁11,第一章附註, 註24。
緣,指導教授馬老師是基督徒,不相信基督教信仰的康德,會有這種自然神論的終極目的自主論述,故而,要我示出原文,然我不懂德文,只好以英譯權充,真是慚愧。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6)
在此賢劫迦葉如來世,修摩提女士是波羅奈國王女,名須摩那。而佛陀是迦私國鞞婆陵耆村大老梵志無恚之子,名優多羅童子。兩人是否互相認識,不得而知,然皆敬信於迦葉如來,一在家行四攝事,一出家修梵行。
有次,優多羅童子乘白馬車,與五百童子出村外,到空曠處,教導若干國弟子梵志書。其善友難提波羅陶師,從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回返,遙見優多羅童子,乃邀其同往迦葉如來所供養禮事。
優多羅童子報曰 : 我不欲見禿頭沙門,禿頭沙門,不應得道,道難得故。陶師遂捉其頭髮強令下車。優多羅童子心想,陶師如是作為,必有正當理由,遂共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迦葉如來為渠等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優多羅童子因此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命終生兜率哆天,一生補處,擇期下生人間成佛。(見中阿含經卷12第63經)
阿難尊者乃謂 : 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率哆天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見中阿含經卷8第32經)
修摩提女士在迦葉如來世,持戒,行布施、愛敬、利人、等利,乃至發願將來世與城民,聞佛說法得法眼淨,皆出自真正意願,不違背個人目的之自主。然佛陀本無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之意願,因陶師捉頭髮強拖下車,始同意前往供養禮事。若然,陶師是否強制佛陀之意志 ?
佛陀在被捉頭髮拖下車之當下,生念 : 吾善友陶師常不調戲、不狂、不癡,今捉我頭髮,必當有以。不待陶師說明緣由,就同意隨其同行,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
如是,佛陀前往供養禮事迦葉如來,並非受陶師強制力所致,且其決心向佛道出家修梵行,皆出自個人意願,完全自主。
迦葉如來並未向佛陀提起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之往事,而佛陀當時亦無宿命智明,憶起誓願成佛之過往。唯,整個佛法僧之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這自主性之個人終極目的實現機制,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並不衰落。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七)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5)
釋迦牟尼佛(以下稱佛陀)早於寶藏如來世,即步入佛、法、僧所建構之發願、行願與償願之目的自主體制。
寶藏如來世時,佛陀是此閻浮境寶岳王之女,名牟尼。牟尼王女布施一長老比丘麻油燈炷,而長老比丘用以燃燈續明,供養寶藏如來。長老比丘如是佐助佛事,遂得寶藏如來授佛記,謂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
牟尼王女乃以檀越施主之功德,要求寶藏如來比照授記。
寶藏如來回覆牟尼王女,曰 : 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並勉勵牟尼王女,心意清淨,發願牢固。(見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8之1第2經)
無數阿僧祇劫後,燈光(或稱錠光)如來出現於世,佛陀是一位卓越梵志,名彌佉(或超術),終於獲得燈光(或錠光)如來授記,謂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或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見同上,另見增一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第20第3經)
如是,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註1),在佛法僧建構的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完成其以個人為終極目的之成佛誓願。
註1 :
世尊告訴大迦葉尊者,謂 : 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法(即八正道及七覺意,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4經),如我今日於三(大) 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第5經)
佛陀用三大阿僧祇劫時間收集法寶,可見,佛陀完成其成佛誓願,不少於三大阿僧祇劫。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六)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4)
修摩提女士指著描述世尊為滿富城人民說法的巨幅畫作,說道 : 有時,天帝釋提桓因及忉利天眾與四天王聚於正法堂。提頭賴吒天王坐東方,與帝釋面面相對。毗樓勒天王坐南方,與帝釋面面相對。毗樓博叉天王坐西方,與帝釋面面相對。毗沙門天王坐北方,與帝釋面面相對。(見長阿含經卷五闍尼沙經)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如是施用神力,與分別面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的四天王,正面相對。
世尊亦施用神力,使層層圍坐在滿財長者屋舍內、外的八萬四千滿富城人民,各各正面對著佛與比丘僧。
不但如此,世尊還將長者屋舍化作瑠璃色,內外相視如似觀掌中珠。(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須陀品第三十第3經)
修摩提女士接著說道 : 有一時,大梵天王化作童子,頭五角髻,於忉利天的虛空中坐,告諸天眾,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其音周遍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見長阿含經卷五闍尼沙經)
諸佛世尊具三十二大人相,皆梵音清徹。(見長阿含經卷一初大本緣經)
如是,世尊以清徹梵音,漸與滿財長者及八萬四千人民說於妙論,即戒論、施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穢惡,出家為要。
遵行不殺生乃至不飲酒等禁戒,並行布施,必得生天善報。但是,無論天五欲如何勝妙,還是穢惡不淨,汙染心境,令心生煩惱,當厭離諸欲,出家修梵行,以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世尊見大眾心開意解,諸佛常所說法,苦集盡道,普與諸眾說之。彼諸眾人各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須陀品第三十第3經)
修摩提女士雙手合十,說道 :
世尊說,在迦葉佛,我時是波羅奈國王女,恆行布施、兼愛、利人、等利四事,誓願當來之世,亦當值佛,使我莫轉女人身,即於女身得法眼淨。是時城中人民聞我作如此誓願,皆共聚集我所, 而作是說,願與王女同時得度。我即報曰,我持此功德并施汝等,設值如來說法者,同時得度。(見同上)
世尊大慈悲力,讓我和八萬四千滿富城人民,如願以償,實現我等在迦葉佛時,其所發誓願,當來之世,值佛世尊,若為我等說法,尋得法眼淨。
世尊以其大慈悲力,承擔諸佛世尊的大悲願,再次建立佛法僧之發願、行願與償願體制,使得眾生達成其自主性目的----圓滿完成其終極幸福。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五)-----(下)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3)
接前(一百八十五)-----(上)
註3 :
給孤獨長者又稱阿那邠持長者,名須達多,以常給孤貧辛苦,故時人名其為給孤獨長者。(見雜阿含卷22第592經 ; 中阿含第28經,卷6,舍梨子相應品教化病經第8)
長者於王舍城寒林丘塚間初見佛,蒙佛世尊為其說苦集滅道,即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狐疑,入正法律,心得無所畏,證四不壞淨,得須陀洹果。(見同上,另見雜阿含卷37第1031經)
長者與舍衛國祇桓太子,共同建立祇桓精舍或祇樹給孤獨園,供作僧舍。(見雜阿含卷22第592經 ; 中阿含第28經,卷6,舍梨子相應品教化病經第8)
長者恆行布施,乃白佛曰 : ......念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吉祥瓶,諸受施者如毗沙王,勸人行施者如親生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
世尊記長者,為其優婆塞弟子第一好喜布施。(見增一阿含卷四護心品第十第4
經)
世尊並謂 : 菩薩之家恆以平等心而已,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見增一阿含卷四護心品第十第5經)
世尊亦記長者將作為轉輪聖王儴佉的典藏主,名善寶,時彌勒尊者亦下生成佛。而,善寶典藏主當出家學道,盡於苦際。(見增一阿含卷48非常品第51第7經)
顯然長者於世尊駐世時,不但已斷三結,而且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天人一往一來,究竟苦邊。
一說,長者命終生三十三天。(見增一阿含卷48非常品第51第8經)
又一說,長者命終生兜率天。(見雜阿含卷22第593經)
世尊記彌勒尊者將於未來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從兜率天下生人間成佛,亦記阿夷哆尊者,於同時期下生作轉輪聖王。(見中阿含第66經,卷13,王相應品說本經第9)
因此,長者與彌勒尊者、阿夷哆尊者應先後往生兜率天,並先後從兜率天下生人間。
至於,世尊記長者得阿那含果 (見雜阿含卷37第1030經) ,應是誤傳。
蓋,阿那含為不還果,不再來人間受生,若然,則長者何以下生人間,作為轉輪聖王儴佉的典藏主 ?
長者曾對於眾多外道異學所持 : 世間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世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命異身異、命即是身,如來死後有(不終)、如來死後無(終)、如來死後有無(終不終)、如來死後非有非無(非終非不終)等見,作師子吼,謂 : 我先不言所見者(以上眾多外道異學所持諸見)是真實,有為思量緣起法悉皆無常。無常者是苦,知苦已,我於所見無所得耶 !
世尊讚長者,謂言 : 善哉,善哉,宜應時時摧伏愚癡外道,建立正論。(見雜阿含卷34第968經)
又,長者曾於佛前作師子吼 : 世尊,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淨信。諸在我舍而命終,皆得生天。
世尊言 : 善哉,善哉,長者汝以信心,故能作如是說。如來於彼有無上知見,審知汝舍有人命終,皆悉生天。(見雜阿含卷74第1241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五)-----(中)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2)
修摩提女士又念著經文(雜阿含第964經) :
婆蹉白佛,復置(還是不談)優婆塞,頗有(可有)優婆夷受習五欲,於此法律得度狐疑不 ?
佛告婆蹉,不但(不只)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畜養男女(養兒育女),服習五欲,香華嚴飭,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修摩提女士又不禁說道 : 滿富城八萬四千人民,尤其是我等清信女,幸蒙世尊為說苦、集、滅、道,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狐疑,入正法律,心得無所畏,各各於其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於四聖諦無間等,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參考增一阿含卷22須陀品第三十第3經、雜阿含卷22第592經、雜阿含卷15第393經)
接前(一百八十五)-----(上)
註2 :
見長阿含卷10,釋提桓因問經 ; 另參考 : 中阿含第134經,卷33,大品釋問經第18。(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五)-----(上)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1)
修摩提女士念著經文(雜阿含第964經) :
婆蹉(註1)白佛,置(不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梵行者,頗(可)有優婆塞受五欲,而於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
佛告婆蹉,不但(不只)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塞居家、妻子香華嚴飭、畜養奴婢,於此法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一往一來(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修摩提女士不禁說道 : 天帝釋提桓因要求世尊,記其為斯陀含,屬此類優婆塞(註2),家父給孤獨長者當可作為證斯陀含果位的典範(註3)。
如來世尊的清信士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享受五欲,竟能步上究竟解脫老病死苦的正途,充分享有與生俱有的生命、自由與離苦得樂的幸福人生。
世尊如是令蹉種出家人,滿足其解脫知見。
註1:
婆蹉,婆蹉種出家人(見雜阿含第957至964經、中阿含第146經,梵志品象跡喻經第5) 。有譯伐遮(見查爾斯.埃利奧特著、李榮熙譯 : 印度教與佛教史觀,第一卷,頁533以下,佛光史傳叢書第3902種) 。
佛告婆蹉 : 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
婆蹉白佛 : 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
(見雜阿含第957經)
婆蹉種出家歎言 : 奇哉 ! 瞿曇弟子義同義、句同句、味同味乃至同第一義。
(見雜阿含第959、960經)
佛告婆蹉種出家 : 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正)解脫,比丘生不然(燃),不生亦不然(燃) 。
婆蹉白佛 : 若有於我前然(燃)火,薪草因緣故,若不增薪,火則永滅,不復更起。
佛告婆蹉 : 我亦如是說,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於未來世,永不復起。(見雜阿含第962經)
婆蹉亦終於如來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並得世尊授第一記,漏盡成阿羅漢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見雜阿含第96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四)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70)
接著,修摩提女士抬起頭,望著一巨幅畫作,說道 :
世尊是天人師,世尊同於過去諸佛,逆順觀察十二緣起法,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自知自證無上正等正覺。(註1)
然而,世尊認為其所證悟之法甚深難解,有意保持靜默。是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世尊心意,如力士屈伸臂頃,即從梵天上來到世尊前,勸請世尊為眾生說法。(註2)
如是,世尊以天人師的姿態,僧伽黎著身,站立在七仞高的虛空。尊者憍陳如在世尊右(註3),尊者舍利弗在世尊左(註4),尊者阿難承世尊神威,執拂於後,千二百阿羅漢弟子圍繞世尊,展現各式神通。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現身世尊右,忉利天主釋提桓因現身世尊左,密跡力士執金剛杵於世尊後(註5),毘沙門天王手執七寶蓋為世尊遮塵坋,樂神般遮旬手執琉璃琴歎讚世尊功德(註6),諸天神作唱妓樂並雨千萬種天華於世尊上。(註7)
註釋
註1 :見雜阿含第369經、第370經、第298經、第287經。
註2 :見增一阿含卷10勸請品第19第1經。
註3 :世尊在鹿野苑仙人住處初轉法輪,於三轉十二行四聖諦,尊者憍陳如即逮法得法、已知法,故稱阿若拘鄰。如是法喜,由地神唱令,展轉傳遍欲界六天乃至色界梵天上。故而,尊者憍陳如立於世尊右。見雜阿含第379經、增一阿含卷14高幢品第24之1第5經。
註4: 吾患背痛,欲暫止息,汝今可為諸比丘說法。舍利弗受佛教已,即為比丘說法。故而,尊者舍利弗立於世尊左。見長阿含卷8眾集經、卷9十上經。
註5:
佛告火種居士 : 速說速說,何故默然。如是再三,薩遮尼揵猶故默然。時有金剛力士鬼神手持金剛杵,猛火熾然,在虛空中,臨薩遮尼揵頭上,作是言 : 世尊再三問汝,何故不答 ? 我當以金剛杵破汝頭,令作七分。見雜阿含第110經。
佛至三問語摩納,言 : 吾問至三,汝宜速答,設不答者,密跡力士手執金杵,在吾左右,即當破汝頭為七分。見長阿含卷13阿摩晝經。
密跡力士或金剛力士使邪魔外道無所遁避。
註6:天帝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告執樂神般遮翼,汝可於前鼓瑠璃琴,娛樂世尊。
唯願世尊,記我為斯陀含,天帝釋提桓因又說,善哉 ! 善哉 ! 汝能先於佛前鼓琴娛樂,然後我及諸天於後方到。我今以汝補汝父位,於乾沓和中最為上首,當以彼跋陀乾沓和王女,與汝為妻。見長阿含卷10釋提桓因問經。
註7: 全文詳見增一阿含卷22須陀品第30第3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一百八十三)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69)
修摩提女士說道 :
世尊告訴眾比丘,尊者大目揵連就在去此忍界七恆河沙佛土,將奇光如來五百比丘弟子,盛入鉢盂,套上繩網,背在肩上,然後,左腳登須彌山,右腳著梵天上,並說偈。而其音聲穿越七恆河沙佛土,清澈傳徧此精舍。
眾比丘歎未曾有,尊者神足力如是,深悔對尊者起輕慢心,並願世尊使尊者將彼土五百比丘來此。
尊者即遵佛意,屈伸臂頃,將彼土五百比丘來到精舍。
世尊為彼土五百比丘,說六界法,務使諸比丘於座上三結盡乃至見法涅槃。
如是尊者四次飛越七恆河沙佛土,其間還來回七恆河沙佛土,背負彼土五百高大如山的比丘,竟然只費四個屈伸手臂的時間。
世尊告訴眾比丘,我弟子中聲聞第一神足難及,謂尊者大目揵連也。(見增一阿含卷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第2經)
尊者大目揵連能跨出忍界,即此娑婆世界或堪忍世界,誠然未曾有也 ! 而且,還見到奇光如來,並帶來彼如來五百比丘弟子,作為見證者。真令當時祇洹精舍眾多比丘大開眼界(sight)。
世尊說過,一佛境界,無二尊號。亦即,世無二佛,這個娑婆世界不同時出現兩佛。(見增一阿含卷32力品第38之2第1經)
但,世尊不說,其他世界也因此不出現佛世尊。
世尊曾回答一婆羅門的提問,謂過去世有如無量恆河沙數佛世尊、未來世亦當有如無量恆河沙數佛世尊。
那麼,現在十方世界亦有如無量恆河沙數佛世尊 ?
因為該婆羅門未問及,所以,世尊不說。(見雜阿含第946經)
尊者大目揵連飛越七恆河沙佛土,見奇光如來,證實他方世界也有佛世尊存在。
一佛境界,無二尊號。他佛境界,亦無二尊號。
就如同世尊說四聖諦、八正道、正行說法,十方三世諸佛世尊亦說四聖諦、八正道、正行說法。(見中阿含第31經)
據上而言,馬血天子或赤馬天子根本飛不出此娑婆世界,所以,未蒙他方世界佛世尊開示四聖諦、八正道,不知八正道能盡世界邊。(見增一阿含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之1第1經、雜阿含第1307經)
當然,馬血天子或赤馬天子根本不知有他方佛境界或佛剎土。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